《蔚蓝的王国》课堂教学实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1-08 21:59:37
《蔚蓝的王国》教学实录
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孙陈建
 
一、激发兴趣、调动内存、了解作者
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喜欢她吗?我也很喜欢大海。
师:谁愿意把你与大海的亲密交往的感受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你独特的体验。
师:今天,我想把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一首散文诗介绍给大家——(板书)蔚蓝的王国(提示草字头的写法、皿字底及独体字的写法)。关于屠格涅夫的生平,我把他整理成一首诗,有人愿意读吗?
有这样一位作家
他出身贵族
却以一个猎人的名义
写下了对农奴的同情
 
有这样一位作家
为纪念一个朋友的逝世
快乐地坐了一年的监牢
而监狱,却成就了他反农奴制的名篇
 
有这样一位作家
吟诗歌出道、洒随笔成名
而后又凭着多部大块头的小说
赢得了“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的封号。
 
有这样一位作家
旅居法国、病魔缠身
却在逝世前用了五年写下了
饱蘸激情的八十三篇散文诗
师:(接着读下去)虽然他已化作尘土,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思想和人格凝聚在他的作品里。阅读他的作品,就是在和文豪对话;学习他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彼此碰撞,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默读感知、概括内容、创境理解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一下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然后全班交流。(提醒:读书手拿笔,“不动笔墨不读书”嘛)
师:《蔚蓝的王国》确实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诗,它是屠格涅夫整个生命和艺术的总结83首散文诗中的一首。不过屠格涅夫的小说可谓人尽皆知,而他的散文诗却知者甚少,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我提议把它拍成电视散文诗,好不好?为了拍好它,我们必须好好读一读课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散文诗的布景、画面大致怎么设计?(有哪些景物呢?有几个画面?)【学生上黑板画】
三、精读课文,感悟语言,学会鉴赏
师:屠格涅夫描写如此神奇美丽的大海到底要表现什么呢?也就是这首散文诗的主题怎样来理解呢?谁来谈谈。最好要说出你的根据是什么?【板书:追求美好生活说、赞美活力青春说、歌颂甜蜜爱情说、慨叹人生易逝说……】
师: 不管怎样理解,这都是我们阅读的收获,只要言之有理讲得通就行,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有一点要明确,不同的理解就应有不同的朗读、不同的布景。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成《蔚蓝的王国》电视散文诗摄制组,请推选导演、副导演、场景布置、主朗诵人各一人。请小组讨论:你认为这篇散文诗该怎样来拍? (画面与课文的和谐、要不要添加辅助工具音乐、浪声等,读的人怎样来读)
师: (完成讨论记录)
讨论使思想深刻,合作促你我进步
组员姓名
发言态度
个人观点
 
1、积极;2、较积极;3、被动
 
 
1、积极;2、较积极;3、被动
 
 
1、积极;2、较积极;3、被动
 
 
1、积极;2、较积极;3、被动
 
                                          主持人:     记录员:     
                                    2004年  月  日
师:散文诗是一个独立的文学样式,它有点像诗,具有诗的气质,又有散文的灵活。有人说:散文诗是散文和诗熔炼成的合金,结实、厚重,内涵丰富。又像是压缩了的弹簧,具有浓厚的激情和内在的力度。如果把这篇散文诗匆忙浏览一遍,那是不容易体会其中的精妙的。难怪屠格涅夫把这些散文诗寄到《欧洲导报》杂志发表时,他在序言里请求读者不要一下子把他们全部“浏览”完毕,而是建议“今天一篇、明天一篇”地慢慢细读。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