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秋天 教案设计
(1)听觉:伐木声
(2)嗅觉:稻香
(3)视觉:肥硕的瓜果
第二幅图:
1、 这一节诗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秋天的早晨?
冷雾 乌桕叶(落叶) 白霜
2、“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中的“游戏”一词好在哪里?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天人格化。
3、用“游戏”写出了渔民怎样的心境?
悠闲自得
第三幅画:
1、第一句中草野为什么在蟋蟀声中更寥阔?寥阔是什么意思?
寥阔:高远空旷
秋季天高气爽,田野收获后显得更空旷,在入秋的蟋蟀叫声中,草野显得更加“寥阔”了 。
2、“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
那是放牛郎在夏夜吹响笛声,洋溢着芳香和热情。
3、这里是谁在问“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是牧羊女
4、这里最后一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的“梦寐”一词好在哪里?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天人格化。秋景在牧羊女眼中如梦幻一般的美,但牧羊女却在盼望着听到放牛郎热情的笛声,此刻,她的心里一定怀着喜悦和渴盼,而“梦寐”一词恰如其分的写出了牧羊女如痴如醉的微妙感觉。
再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总结:每幅画面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不同的,农家丰收图(绚丽多彩),渔夫晨归图(淡雅朦胧),牧女思恋图(辽阔空远),而诗人用什么贯穿起了三幅画面?(喜悦的情感)
(5)佳句积累
秋,是历代文人墨客钟情的对象,秋的神韵,秋的景致,给了他们无尽的创作灵感和源泉。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句。
请欣赏下列咏秋的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5、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6、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7、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作业: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