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②句将“时间流逝”或“光阴白白地过去”删去。
(二)
说 勇 气
——从揩黑板谈起
①一个班级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②一天,上课铃响了。老师就要来上课了。可是,黑板还没有人揩。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没有敢上前去。(A)这时,一个同学在众目睽睽之下,铤而走险地上去很快将黑板揩干净了。当时,(B)没有一个同学不从内心不佩服这个同学有勇气,是他,为大家做了件好事。
③这个同学之所以能够做出其他同学做不出的好事来,显然是由于勇气,是勇气在鼓厉和支持着他。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与勇气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武器,是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从青年时代就遵照父亲的嘱咐,立志编修史书。他博览群书,考查山川形胜,调查轶闻旧事,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开始写作。其间虽遭受宫刑之辱,也不抛弃事业,终于经历了二十年左右时间,写成了不朽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④原泰安市检察长公丕汉,在调查以原市委书记胡建学为首、一百多人参与的特大贪污、走私、受贿案件时,不惧怕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威吓,甚至是对他本人和家人的生命威胁。在超凡勇气的支配下,顶住歪风邪气,度过一道道难关,终于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依法惩处了这个犯罪团伙,为党,为人民立了大功。
⑤勇气实在可贵。只要我们有勇气,不论我们面前的困难有多大,我们的对手有多凶,我们就会有获胜的希望,因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今天,我们所说的勇气其实就是一种革命精神。我们青年学生,要学好知识,将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样是需要勇气的,我们人人都应该像揩黑板的同学那样,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勇气。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第③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鼓厉改正为鼓励;考查改正为考察
2、文中画横线(A)句中有一个词语用得不当,它是铤而走险,应改正为自告奋勇。
3、文中画横线(B)句是一个病句,联系上下文,应改正为:没有一个同学不从心里佩服这个同学的勇气(大家都从心里佩服这个同学有勇气。)
4、第⑤段中引用了两个名言警句,其中有一个用得不合适,它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第③段中引用的事实论据不恰当,请简述理由并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事例前缺少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请联系上下文内容,补写出这个过渡句。勇气,不仅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顶住歪风邪气的重要支柱。
(三)
读书真好
小时候,听爷爷说,开卷有益,要多读书。听到这句话,我不明不白地点了点头。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开卷有益”就是打开书就有益。这时我才懂爷爷当年说那句的用意。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从何而来?大部分从书中来。在当今社会,没有丰富知识的人,很难有“出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些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凭着自己的一点家产、胆量和“小聪明”富裕起来了,成为“暴发户”,但到了今天又一个个都衰败下去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毕竟没有多少文化,所以也只能够“暴发”一时。而当时一些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在那时仍过着清贫的日子,但在需要文化知识的今天,那些过着清贫日子的知识分子却富了起来,且比那些“暴发户”富得长久。这又是为什么?只因为他们有文化,懂科学,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还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而那些没文化的“暴发户”只能被现代社会所唾弃。
读书能使人知道什么是真善美,能使人懂得做人的一些道理,能使人道德品质高尚。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总能被世人所尊敬。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享受到最美的情感,获得最大的快乐。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创造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反,那些不读书的人什么都得不到,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清贫的。读“坏书”的人可能导致道德品质败坏,危害社会,为世人所不齿。
读书带来的好处无穷无尽。我们青少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武装自己,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注:本文系1999年武汉市中考考作文)
1、本文引号的运用较为混乱,请举出不应使用引号的两例。
“出路”、“小聪明”、“坏书”,答其中之二即可。
1、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请修改。
“不明不白”改为“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唾弃”改为“遗弃”“淘汰”
3、第二段划横线的句子,语言不精练,至少有四处可以删除。请按顺序指出可以删除的四处。
“有文化的”、“在那时”、“过着清贫日子的”,此三处必答;“需要文化知识的”、“比那些‘暴发户’”,此二处可选答。(必须按顺序回答,否则不得分。)
4、下面句子表意有缺陷,请修改。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开卷有益”就是打开书就有益。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开卷有益”是指多读书会有好处。
5、第三段的最后一句有离题之嫌,为使其与前文一致,请在这句之前补写一句话。
当然,读书也应该有所选择。(只要能衔接上下文,克服最后一句离题的毛病,即可。)
6、除了材料陈旧之外,第二段选材还存在什么问题?请简析理由。
没有围绕中心,扣住题目选取材料。本段所选材料只能说明文化知识使人致富的道理,这与“读书真好”这一主题还有一定的距离。
7、文章主体部分的两块内容缺乏衔接,请拟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25字以内)
读书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陶冶情操。(或“读书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还能创造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