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散文两篇 教案6 (粤教版必修1)
教与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社区的功能,关注社会。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及读图画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认识目标:掌握地图“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三要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社区的工具——地图,社区的概念及社区的功能。
教学难点:认识社区的工具——地图。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地理位置、相关设施等多方面情况。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把学生分组,准备有关地图和本地社区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授——问答教学类型。突破教材的束缚,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彻全程教学观念,强调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社会信息的能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组织好合作学习小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与学过程
[导入新课]说一说你的家在哪里,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学生分组活动,互相交流自家周围的环境。各组派一名代表,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新课教学] 从社区看我家
一、社区的含义
人人都有一个家,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里,我们把这个区域叫社区。那么到底什么是社区呢?请欣赏下列图片,谈一谈你印象中的社区应具备哪些要素?(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人口、一定地域,即生活空间;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一定的组织管理机构;社区意识)
你能结合这些社区的要素,给社区下个定义吗?(见教材P6第一自然段)
提问:不同的社区所处的位置很不一样。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对你们家所在社区的位置和环境一目了然呢?(过渡到画平面图)画平面图是常用的办法,我们来看这样两幅社区平面图。
展示:课本图1-1和图1-2。思考:①这两幅图画的是同一地区吗?它们有什么不同?②试着向同学描述图中景物的相对位置,看同学能否明白?③怎样修改一下,才能使这两幅图趋于一致?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图1-1和图1-2,合作讨论找出它们的差异。各小组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差异找得最多。(两图的方向不同,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有异、图幅有大有小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图下第二小题。可以让一组扮演杜鹃,一组扮演王朋,分别描述这两张图,看其他同学能否听明白。
二、地图的三要素
教师作适当引导,自然过渡到“怎样修改,才能使别人容易读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由教师或师生共同归纳。
两图的方向不同 要有统一的方向 方向
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有异 要有统一的符号 图例和注记
图幅有大有小 要有统一的大小 比例尺
结论:画某一地区的平面图,应该在图上注明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以便让人一目了然。
引导学生读图1-3,并与前面两图加以比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哪幅图反映的事物更清晰明确,阅读图旁对三要素含义的注释,加深对三要素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地图的语言”。
我们学习了地图的语言,大家思考我们在画平面图时应注意什么?
1、方向
提问:根据我们以前了解,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哪些呢?
展示一些地图,让学生归纳:指向标、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