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鉴赏文题集(一)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1-16 09:46:46

【鉴赏提示】

  光绪十五年二月,北京皇宫太和殿里鼓乐齐鸣,香烟缭绕,册封皇后的仪式正在隆重举行。由于慈禧太后的摆布,光绪所钟爱的珍妃未被选中,而与皇帝素不相识的隆裕被立为皇后。翁同教习光绪学经解义,并灌输启蒙思想,使光绪萌发维新变法之念。光绪驳回了工务处秉承太后旨意动用海军经费建造颐和园的奏折。太后震怒,否定御批。此后,珍妃每天向“海军储金罐”内投入十块龙洋,以明心志。甲午战争败绩,光绪忧心如焚。翁同被太后开缺回乡,他向光绪推荐康有为,辅佐推行新政。戊戌年(1898年),光绪裁撤一些无用衙门和昏庸老臣。太后径调荣禄任直隶总督,双方矛盾趋于激化。太后在宫廷内外布满心腹,以钳制光绪的行动,并密谋于九月初五挟持皇上去天津阅兵,企图废帝,将维新派一网打尽。光绪接连下了两道密谕,令康有为等从速应变,维新派首领夤夜决策,密奏皇上。光绪随即密召袁世凯,委以重托,派他去天津刺杀荣禄,然后围执太后。袁世凯抵天津后即向荣禄告密,与荣禄回师入京。太后重又垂帘听政,下令捉拿维新派首领。光绪被禁于四面环水的瀛台,珍妃也被打入北三所寿药屋。接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大沽陷落,逼近天津,光绪焦灼不安。某晚,他凭着一叶扁舟前往北三所探视珍妃。两人相对无言,执手呜咽。珍妃劝勉皇上保重身体,来日再展宏图。侵略军兵临京城,太后挟持光绪一起出逃,并且逼迫珍妃跳井自杀。马车徐徐西去,光绪泫然泪下。

    【例  文】

  清宫秘史(节选)

  布景 南海会馆。

  人物 康有为、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孙德

    (康、杨正在室中会议)

    康 今天杨崇伊他们刚从天津回来,就到颐和园去,不知又在捣什么鬼?

    杨 等皇上从颐和园回来就可以知道了。

  林 恐怕连皇上都不会知道吧?

  谭 这几天我时常心惊肉跳,我看一定有事。

  康 ……只要皇上肯照我们的计划……

  (话犹未了,孙德气呼呼地自外入。杨、康等皆起立。孙自怀中取出汗透的密旨)

    孙 皇上在颐和园有密旨给诸位大人。(康等肃然跪下,孙将密旨交给康)皇命在身,我得立刻回去复旨。

    康 (起身)孙总管请便。(孙返身便走。康等惊愕地紧视密旨)

  康 (读)“朕令命尔赴上海督办官报,火速离京,不得延迟。”啊!这是什么意思?杨 我看,局势必有大变,长素兄马上就走吧!

  林 我看等到晚上皇上进了城,问明白了再走也不迟呀!

  谭 (指着密旨上“火速离京,不得延迟”这一行字)要不是万急的事,皇上决不会这样急的。

    刘 而且这字也不像皇上的笔迹,其中一定有个缘故。

  康 其中莫非有诈?

  杨 决不能是假的,“你瞧,这不是皇上随身带的御宝吗?”(指着下边钤的小玺)

  谭 我看老师决定先走了再说吧!

  康 现在新政刚刚开始,我怎么能够一走了之呢?

  杨 可是,君命不可不从,你还是遵旨的好。

  (谭、林、刘都望着康点头,表示赞成。康看看密旨,再看看杨等)

  康 也罢!那么我就走!

  【练  习】

  1.康有为“……只要皇上肯照我们的计划……”这句话中两个省略号的表达作用分别是什么?

    2.通过语言、行动看出剧中人物的个性特征,请为下列“人物”与“个性”配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忧君忠君  B.胆识过人

  C.细心精明   D.警惕性高

  E.镇定而少决断

  (1)谭嗣同    (2)杨锐

  (3)康有为       (4)林旭

  (5)刘光第   

  3.这一场戏营造的氛围是什么?

  4.这种氛围是通过艺术表现手段来表现的。请指出未采用的两项( )( )

        A.舞台说明  B.人物语言

    C.人物动作  D.人物心理

    E.人物环境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