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教案 高中语文优质课获奖课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8-19 21:36:14

 《汉家寨》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品味语言,说说汉家寨景物特点和作用。
2.通过对人物 动作神态和外貌分析,探究人物形象的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谈谈汉家寨人和作者坚守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难点之一:对汉家寨人在荒凉中“坚守”的理解。
难点之二:对作者的“坚守”的理解。
导语:
         同学们,2008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对教师夫妻至今让我感动着,他们就是李桂林、卢建芬夫妇。之所以他们长时间的感动着我,是原因是他们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的悬崖上坚持教学18年,他们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100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如果大家在网上百度一下,可以查到,四川省甘洛县二坪村,是凉山北部悬崖上的村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100多米高的木制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 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他与妻子,这一干就是18年,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他们两位付出的巨大心血是分不开的。  
        塞北的戈壁滩上同样有一种人傲视风沙吹袭,他们同狂风对抗,同黄沙较量,逆境中坚强生存,没有鲜花娇艳,没有绿树青苍,注定与寂寞长相伴,但他们却在那儿固守了千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们就是汉家寨人。今日就让我们随同张承志先生一起走进这塞北的汉家寨吧!
       二、课前检测。
1.同学们,这是一篇游记,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看一看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文章是紧紧围绕汉家寨展开的,第一部分作者向读者展示了汉家寨所处的大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写进入汉家寨的所见所闻,第三部分写离开汉家寨时作者的感受以及汉家寨对他以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景:走进汉家寨
人:走进汉家寨
情:走出汉家寨
2.在走近汉家寨的路途中,作者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请找出这部分中能很好地表现自然景观特点的词语)
空山绝谷   铁色戈壁  酥碎的红石  淡红色的焦土   狞恶的尖石棱
特点:死寂、荒凉、残酷……
三、 研读课文,10分钟,请大家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问题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看到他们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老人:摇摇头 “微微”摇头不动 “无言”( 饱经风霜 木讷迟钝 不回答来者的提问) 
小女孩:“一动不动”“黑亮的眼睛”“凝视”    破红花棉袄 汉人服饰 (天真 好奇)
虽然老人对这一切:茫然     不知道     懒得回答,也许他只是按照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而生活着,坚守着这个家
好奇    惊喜                           
过去    未来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这些都表现了这里是非常荒凉贫瘠的土地。
问题2:
这样一块绝地,铁渣堆里长不出一粒庄稼,方圆数百里内,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他们提供帮助,然而他们竟坚守在这种贫穷、孤独、无助中一代代的延续着生命,我们一方面要佩服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同时我们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汉家寨周围有三条巨大的戈壁通向远方,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去开始新的生活而要坚守在这里呢?
明确:大家说的都非常好,思路很开阔,其中提得最多的一个概念就是“家”,汉家寨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不管它是贫瘠还是富饶,不管它是美丽还是丑陋,都不忍舍弃。另外,还有很多原因,比如他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们要坚守祖先的信念、传统、生活方式。
余秋雨在《岛屿文化》中说:诸如岛屿文化,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坚守岛屿的人才是最爱岛屿的人,其实他们本人对岛屿以外的世界是茫然无知的,相反那些从岛屿走出来的人才真正了解岛屿,才是真正热爱岛屿的人,以为喜爱不在井蛙的叫声里,而在一地的思念里。
问题3:
文中作者两次提到穿破红棉袄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小女孩又是代表着什么?
明确:提示(1994年66节奥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讲的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疯狂抓捕、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影片里面也有一个这样一个女孩子,同样穿着破棉袄,在一群成人囚犯里,东躲西藏,所有的人都在竭尽全力的保护着她,呵护着她,让她活下来。为什么?对,影片里这个小女孩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小女孩不仅是汉家寨在如此恶劣自然环境坚守生命存活,对生命尊重的证明,还是汉家寨未来生命延续的希望。女孩虽然稚嫩,但终究给了这块土地生生不息的繁衍的希望。作者用红色给文章深沉悲凉的氛围营造一点亮色,使全文的格调慷慨悲壮但不至于伤感。
当作者离开汉家寨之后,汉家寨对作者未来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就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近年来,文学界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许多作家的创作中都出现了“商品化倾向”。张承志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未介入任何商业性创作的少数作家之一。张承志说:“我只是一个作家。我永远不是走红的文字商品的贩卖者,永远不是流行思潮顶峰的泡沫。我独立地表达而已。” “当你们感到愤怒的时候,当你们感到世俗日下没有正义的时候,当你们听不见回音找不到理解的时候,当你们仍想活得干净而觉得艰难的时候……请记住,世上还有我的文学。”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总结一下,作者坚守着知识分子的良心,其实也是在坚守着纯洁的文学,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拓展延伸:
在汉家寨,作者找到了人生的答案,离开汉家寨,作者开始了他坚守的精神之旅,那么我们该坚守什么? 税法变一下自己的看法
明确:我们这个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大家都信心百倍地向着现代化目标前进;但是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人眼中只有金钱,拼命追求物质享受;有的人理想主义失落,没有生活方向和目标;有的人媚权媚俗,或者眼中只有“西方”。因此,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的确需要在物欲横流中坚守道德,在庸俗泛滥中坚守高洁,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理想,在尔虞我诈中坚守诚信,在“崇洋媚外”中坚守民族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我们做人的尊严,才能守住民族的灵魂。
练一练:
静心的想一想,像这样的人和事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还有很多,一个问题,请大家积极思考,请用排比修辞写一段关于“坚守:话题的文字:
参考示例:战国时期的屈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在举世混浊里,里坚守着自己清高的节操;远离故国的苏武,手持一只汉节,孤身牧羊十九年,坚守着对大汉的赤胆忠诚;被誉为中国人良心的巴金,因为文革时的过错,三十几年进行忏悔,坚守着一个中国人的良知。
小结:
让我们用张承志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课堂吧。 “我希望自己的文学中,永远有对于人心、人道和对于人本身的尊重;永远有底层、穷人、正义的选择;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质。”“哪怕再难,也要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批判,这是我在自己的微渺作品中一直坚持的。”
四:作业
请阅读潘岳的《西风胡杨》,换一个角度感受一下生命里的顽强,感受生命在绝境里的坚守!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