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沙田山居 教案2 (粤教版必修1)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28 10:21:5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仔细揣摩、分析文章优美语言,体味文章中蕴涵的乡愁。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引导学生体会与感悟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传神的文字、含蓄的情感,充分理解作者笔下奇妙的美景与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乡愁。

教学重点

    揣摩、分析文章中优美含蓄的语言,理解当中隐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含蓄的情感、传神的文字,充分理解作者的乡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由作者余光中导入。

     关键词:当代作家、学者;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四度空间。

[感知]

播放音乐,让学生按要求完成阅读。

阅读要求:

u    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u    朗读完成后,说说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写这个段落;

u    再谈谈你对这个段落有什么样的感受,它给你心里的触动是怎样的。

[探究]

一、沙田山居的位置在哪里?(海围着山,山围着我)

二、文章分别写了山和海哪些特点?

三、既然沙田山居的日子如此惬意,为何作者心中还会感觉到不安?

四、为什么“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是“人为的骚音”,而不是撼天震地的“海潮与风声”?

五、其实,文章从一开始就已经泄露了作者心中的秘密那么,文中有哪些文字隐约透露着作者的感情痕迹?

1.18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

重九的陶菊: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念亲人)

陶渊明《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是好友相聚的日子)

中秋的苏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小结:重九的陶菊、中秋的苏月——思念亲人,盼望相聚。

 

2.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阒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心血来潮

渔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小结:境界氛围上适合淡淡的思念。(是怀人呢?还是思乡?是怎样的愁?)

 

3.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夜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

“骚音”为何而最令人心动而神往?因为它是作者心中期待的声音,是来自故乡的声音,这暗示着作者并不能做仙人而忘俗,割不断的仍是故乡情。“乡愁”二字已经若隐若现了。

 

4.《北望》终于把“乡愁”二字托出水面: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里面

而历史,炊黄粱也无非一梦

多少浪子歌哭在江湖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