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蜀相》教学实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01 10:15:19

  课前投影:《蜀相》《登高》的课题背景幻灯片。)

 

蜀  

登  

创作时间

 

 

季    

 

 

抒情特点

 

 

情景关系

 

 

感情基调

 

 

                                      

师:两首诗创作描写的景物分别是哪个季节的?

生:《蜀相》是春天,“映阶碧草自春色”;《登高》是秋天,重阳登高。

师:两首诗都是抒情诗,抒情特点有何不同?因何抒情?什么引发了诗人的情感?

生:《蜀相》由武侯祠想到诸葛亮,又由此及彼,想到自己;《登高》由秋色荒凉,联想自己老病孤独、长年漂泊。

师:《蜀相》借古人抒怀抱,属于咏史诗;《登高》借登台遣郁闷是咏怀诗。

  (投影:咏怀多因景生情、抚迹寄慨,所抒多为今昔感衰、人事沧桑之感;咏史多因声兴感、抚事寄慨,所寓多为对历史人物的见解态度或历史鉴戒。)

师:我们再来找找两首诗写景的句子,看看诗句中情与景的关系。

生:《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景色描写。

师:这两句中什么词能表现诗人心情?

生:“空”和“自”,春色、鸟鸣都与诗人无关,诗人是孤独、寂寞的,诸葛亮也是寂寞的。

师:请大家齐读这两句。

  (学生齐读)

师:这叫乐景写哀情。

生:《登高》中写景句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师:这两句写了多少景物?

生:风、天、猿、渚、沙、鸟。

师:诗人的情感表现在哪些词上?

生:急、高、哀、(低)回。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给人的感觉:凄凉萧条。这是景中含情。

师: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两首诗的感情基调。

生:《登高》悲壮苍凉,《蜀相》悲愤。

师:有“愤怒”吗?《蜀相》感伤叹惋,《登高》孤愁悲苦。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两首诗。

  (师生共读两首诗)

  (投影:已完成的表格,当然表格是在学生的比较下逐步完成的。)

 

蜀  

登  

创作时间

760

767

季    

春天

秋天

抒情特点

借古人抒怀抱

 (咏史诗)

借登台遣郁闷

  (咏怀诗)

情景关系

乐景写哀

景中含情

感情基调

感伤、叹惋

孤愁、悲苦

师:通过对两首诗参照比较,我们觅取了诗心。

  (板书:参照比较,觅取诗心)

师: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生:《蜀相》的诗眼应是“寻”。因为杜甫在寻蜀相的过程中,他自己也是一直怀才不遇。

生:《登高》的诗眼应是“哀”。

师:“哀”的主体是猿,有没有更好的词?

生:“悲”。

师:诗人因何而悲?共有几“悲”?

生:秋天,作客他乡,年老,孤独,多病。

  (学生纷纷补充,将两句所含悲意尽数说完。)

师: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共总结出“八悲”——

(投影: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说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师:层层迭迭的“悲”让杜甫艰于呼吸。这个道理也告诉我们,读诗应仔细品味关键语句。

  (板书: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师:咱们再来品读两首诗。

生:(齐读两首诗)

师:杜甫一生都在“寻觅”,“寻蜀相”不得而“登高”生“悲”,“悲”由“寻”来,因“寻”催“悲”。(板书:寻、悲)

师:从这两首诗,我们能看出杜诗的风格。

生:沉郁顿挫。

(板书:沉郁顿挫)

 

《登高、蜀相》郭惠宇 <wbr>教学实录路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           《蜀相》         《登高》       

《登高、蜀相》郭惠宇 <wbr>教学实录路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登高、蜀相》郭惠宇 <wbr>教学实录路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                                           

                   沉郁顿挫 

《登高、蜀相》郭惠宇 <wbr>教学实录路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登高、蜀相》郭惠宇 <wbr>教学实录路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              寻              

                         

                     诵读感知,觅得诗趣

                     参照比较,探得诗心

                     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师:我根据《蜀相》的诗意拟了一幅上联——请大家根据《登高》的诗意对出下联。

   (板书:寻蜀相英雄无觅几多愁)

生:(或低声讨论或苦思冥想或奋笔疾书)

师:(巡视指导)

生:悲登高作客多病独登台。

生:登高台百年多病空自吟。

生:登高台猿鸟哀回无限愁。

……

师:我也拟了幅下联:(板书)登高台孤客空叹万里悲。

  (投影:杜甫音像)

师:(深情地)请大家再注目这位伟大的诗人,他有热烈的感情,但不是屈原式的殉情主义者;他有自己的理想,但又不是李白式的幻想主义者。因此他无论遭受多大的困难,承受多大的委屈,他都能够坚韧自持,而不会步屈子后尘,痛苦绝望,投江自杀;也不像李白一样,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诗人是这样走完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凝神欣赏,眸子里满是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崇敬,这一刻,文学的种子已被种下……)

 

 

(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师:(深情地)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 一位用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灵的诗中圣哲。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辉煌唐诗队伍的领军人物,他是目光敏锐烛照黑暗的孤独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

今天我们通过他的两首诗作《登高》和《蜀相》,一起走近杜甫,去领略一位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去体会一位天才诗人的艺术天赋。

(板书:蜀相   登高)

(投影:杜甫简介)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一段有关杜甫的介绍。

生:(朗读投影文字)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

师:你知道为什么杜甫的集子称为《杜工部集》?

生:因为杜甫曾做过官,官名叫工部。

师:工部员外郎。

师:大家来回忆回忆自己喜欢的杜甫的诗句。

生:我欣赏《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

生:我喜欢《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生:《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生:我倒喜欢《前出塞》中“用剑当用长,挽弓当挽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师:看样子,大家很熟悉杜甫的诗,由此也可以看出杜甫在文学史上地位之高。关于杜甫,我国古人是这样评说的——

   (投影:有关杜甫的评价)

师:(中速朗读)

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唐]元稹

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

——[宋]秦观

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生:(摘抄评述文字)

师:下面请大家一起诵读两首诗,要求:先读《蜀相》,后读《登高》。

生:(齐读两诗)

师:读完你们能体会到杜甫的心情吗?诗味应该怎么读出来?

生:(试探性地):《蜀相》里似乎透露着诗人怀才不遇,应该读得忧郁、惆怅。

师:(微笑颔首)好,你读读!

生:(读得张弛有度沉郁而深情,很投入)

师:读得不错!注意“柏”(bǎi)和“好”(hǎo)的发音。“好”在这里究竟读“hǎo”还是“hào”,为什么?

生:读“hào”,表示喜欢。

生:不对,应该读“hǎo”,因为根据诗歌对仗的特点,前一句“春色”是名词,后一句“好音”应该是偏正结构的名词。

  (其他学生都点头表示赞同后者观点)

师:《登高》应该以怎样的情感读出来?

生:悲凉。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得极沉缓悲凉)

师:读得真好,怎么不给点掌声?

  (学生笑,鼓掌。)

师:听了他们精彩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

  (投影:诗画。配乐朗读两首诗,读得抑扬顿挫,融入了中年知识分子对人生独有的感悟。)

生(听得专注,鼓掌两次)

师:读诗应该读出诗味,读出诗情,读出形象。

  (板书:诵读感知,体悟诗趣)

师:读了两首诗以后你更喜欢哪一首?说说理由。

生:《蜀相》,尤其是它颈联。

师:读一读。

生:(朗读颈联)这首诗的诗意融入第三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依托第四句“两朝开济老臣心”展开。

生:我更喜欢《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借景写诗人内心的汹涌,很悲壮。

师:我知道你喜欢李白的诗,李白的诗里也有一句颇具此气势。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师:(和)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李诗这两句和杜诗的这两句一样吗?(故意将“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读得激昂。)

生:不能这样读,李诗更豪壮,杜诗的前一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显得更悲凉。(重读了一遍《登高》的颔联)

师:大家猜猜看我为什么让你们先读《蜀相》?

生:按时间先后,《蜀相》写于760年,《登高》写与767年。

师:请大家完成这张表格。

 (投影:表格)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