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1(粤教版必修5).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5-28 10:01:47

教学目的:

1.体会并理解作者表述的真挚感情;
2.理解并背诵全文;
3.掌握“以”的几种不同词义和用法以及“是以……”句式;

教学重点:文中所表露的情感

教学难点:“以”的用法;“是以……”句式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知识回忆:

在高一我们也学习了文言文,也学过“表”,有《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征战前写给刘禅的书信,诸葛亮写得推心置腹,感情深重,表露了拳拳忠心。“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君主的信。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陈情表》是臣子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封信,也是至情至理,感人至深。那么李密在文中陈的是什么情呢?(亲情、孝情),这两篇“表”都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所以古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同样,在高一的文言文中,也有些篇章是表达亲情的,还记得有哪些吗?

(《项脊轩志》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思念,《与妻书》表达了与恩爱妻子诀别前的难舍与毅然)

林觉民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父亲林孝颖写了一封诀别书,信中写道:

“不孝儿叩禀父亲大人:

     儿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忠”“孝”历来是中国人修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如果一个人被批评为“不忠不孝”,那他将在社会上无从立足,但忠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当今社会里你如何理解“忠”和“孝”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如果“忠孝不能两全,你会如何选择呢?林觉民选择了“忠”,李密选择了“孝”,为什么他们的选择不同?

 

二、介绍写作背景

李密选择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大家都知道一句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后,笼络了前朝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使用,招来杀身之祸。而司马氏集团成立晋朝后,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就是围绕着“情”“孝”二字成文的。

 

三、朗读全文

1、听录音朗读,注意感情和字音。

展示课件:

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独立   床蓐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   终鲜兄弟   除臣洗马   刘病日笃   更相为命
2)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表以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  二州伯牧所见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拜臣郎中  拜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乞终养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不胜…之情    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