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记叙性文章中开得最绚丽的花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1 08:48:21

教学设想 记叙文要经常使用描写语言。平时同学作文总有一些只概括叙述,抽象乏味;或者描写不生动形象。如果说叙述主要是从纵的方面,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上表述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那么描写则是紧密结合叙述,从横的方面绘声绘色地刻画、展现人、事、场、景。作文提倡创新,创新虽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它的基础是“真情”,可以说,没有真情,便无法创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情再现、以情动人呢?“法宝”就是运用描写。
 

教学目标1 从新的高度认识和运用描写
           2、通过练习,提高运用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要写出有活力的个性化的好文章,就离不开能显示个人写作扎实基本功的描写能力。我们写事件,就要描绘一下环境背景,渲染一下周围气氛;写人物,就要刻画一下人物的音容笑貌;写故事,就要穿插一些生动的细节。(看屏幕)
简评:第一段 光有叙述、抒情,就好象人有了一副骨架和一点灵魂,但还欠血肉。这血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写”。不难看出,第二段有了描写,就会使文章血肉丰满形象生动;缺了它,叙述就会干干巴巴、毫无生气。打个比方:如果说文章是树,叙述事情是干枝,那么描写则是那开得最艳丽迷人、色彩斑斓的花。今天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将“描写”这朵花涂得更加绚丽吧。

二、知识点击  
描写是作者用渗透着情感,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地再现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的面貌和特征的一种表达手段。

描写按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其中人物描写又可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
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工笔和白描;细节描写。(明确教学目标)这节课主要练习人物描写。                     

三、        欣赏和练习 (结合学生提纲进行)
肖像描写抓特征     肖像是指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着、姿态、风度等。在作文中,外貌描写往往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例文1《藤野先生》中写清留学生的外貌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子,油光可鉴,宛若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赏一赏〉:作者抓住清留生的特征“富士山”、“油光可鉴”、“标志”等词,形褒实贬,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反映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例文2孪生姐妹(1990年高考题)有这么一对孪生姐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一样高矮,一样胖瘦,一样的红苹果似的小脸,一样的亮晶晶的大眼睛。如果你只看一眼,会觉得她俩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是,你要和她们多呆一会儿,你就会发现区别她俩的地方。一个的头发似乎特别硬,头上的辫子总是翘着,而另一个的头发却似乎特别软,小辫子柔柔的垂在脑后;一个总爱撅着嘴,似乎老在生气,一个总是翘着嘴,似乎有着说不完的高兴事。难怪她俩的妈妈给她们起名字,一个叫“怨怨”,一个叫“乐乐”呢!

〈议一议〉
小结运用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特征,为揭示人物性格服务①注意观察 ②不要过于集中

 
2、语言描写现个性   语言描写主要是以对话展开的,其中包括人物的自言自语。

例文1:孙犁的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就很精彩: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赏一赏〉:这段文字中人物个性鲜明,第一个女子的羞涩,第二个女子的心直口快,水生女人的沉稳多思,第四个女子的忸怩,都刻画得丝丝入扣,音容笑貌跃然纸上,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例文2麻雀与鹦鹉的对话(1995年高考题小作文
有一天,麻雀和鹦鹉聚在一起聊天。麻雀把嘴一撇,说:“我最看不惯的就是燕子。别看他平时总是洋装,像一个绅士的样子,其实他是个怕冷的懦夫,冬天还未到就躲到南方去了。”“可不是吗,他还嫉妒黄鹂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鹦鹉接过话题,“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喜鹊,天生一副奴颜媚骨,谁家有喜事她就往谁家跑,叽叽喳喳说个没完,烦死人了。”麻雀点点头,说:“你别看她奴才样,她还看不起鹰大哥,说他好高骛远。她还不是因为飞得没有鹰大哥高而心存怨恨吗?”……两只鸟只知道谈论别人,对自己却只字不提,也不知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议一议〉:
小结:物语言能集中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的不同,他们说话的内容、语汇乃至语气、语调也各不相同。因此人物的语言要有个性。其次,语言描写要简洁。再次,语言描写要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发展,表现人物心理。

  3   动作描写求准确  动作包括人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个姿势每个表情都可以算动作。
例文1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写祥子在热得发狂的那天拉车的情形:“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

〈赏一赏〉这段用“奔”和“灌”,突出口渴之突然、凶险,进一步突出在烈日下拉车的艰苦、危险,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例文2   1997年高考题小作文  小新背小牧上学

(甲文)我同往常一样背着小牧上学。小牧撑着伞遮在我和他的头上。又到了小桥河边,河水已经漫过小桥。我把脚伸出去试了试,让小牧把着小伞迎着风,我把他往上耸了耸,然后慢慢地一步步地摸索着向前走。快到中央时,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我几乎支持不住,身子向右倾斜,我赶紧站住不动,身子才慢慢恢复平衡,雨从伞边缘随风打在我脸上,这时我脸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了。终于摸索着平安地过了小桥,前面就是学校,我背着小牧向学校走去。
(乙文)每天早上天刚亮,小新就背着书包来到双腿瘫痪的小牧同学家门前,接着他敲响了小牧的门。当一位中年妇女打开门时,小新总是说:“阿姨早上好!我来约小牧上学的。”说着他走进了小牧的房间。不一会儿,小新背着小牧走了出来,边说:“阿姨再见”边走在上学的路上。学校离小牧的家有一公里多,但不论风雨还是下雪,小新重(从)来未放弃过,有时在路上遇到了困难,但小新总是和小牧一起克服困难,然后再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六年共1千多个日子,小新一直背着小牧上学。

 
〈议一议〉此题满分20分,甲文得了一类卷18分,而乙文得了四类卷6分,为什么?关键还是在于“得体”。本题的要求是主要用行动描写,描写具体,而乙文根本没有突出描写,纯粹是记叙,这是失分的致命原因。

仔细分析,甲文在语言的规范、准确、连贯方面都是上乘的。用词比较准确,如“我把脚伸出去试了试”,这一“试”就意味着自己探探险,“我把他往上耸了耸”,这一“耸”可以看出小牧是不轻的,自己背着有些吃力。“雨从伞边缘随风打在我脸上”,这一个“打”字写出了自己的艰辛、痛苦,也反映了与小牧一起战胜困难的信心。
而乙文则只是记了流水账,也不少用笔墨,也没大有语病,也比较连贯,但不符合题意,就注定了“失误”的分数。

小结:动作描写要真实地再现人物的行为动作,做到鲜明而生动。第二要精选动词,并要善于运用修饰及限制词语。
四、心理描写要逼真     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是描写的重点和难点。

例文1如《故乡》中:“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英雄形象,我本来就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赏一赏〉这段心里描写,既写出了对故乡的依恋和哀伤,又写出了对人间冷淡隔膜的慨叹。

 例文2   谁回来清扫(1992年高考题  根据小青年踢碎玻璃罐的材料她(红雨衣)是真为刚才的行为羞愧。从小学开始她就戴小红花,红彤彤的奖状家里整整一匝。老师夸,同学们羡慕。这些都是她引以自豪的。可刚才……不就是自己吃了点亏吗?凭什么还要去“帮助别人”?被自己踢散的碎玻璃不知还要去欺负谁。或许其中就有自己的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她越想心里越觉得不是滋味,越感觉到刚才路上的人都在注视她,指责她,什么夸奖、羡慕,此时都束缚着她,侮辱她。于是她再也坐不住了……
议一议 

小结:心理描写要注意多样化,可以由作者直接描写,可以让人物自言自语地倾诉,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行为间接表现,另外也可借助环境烘托,还可以借助梦境等。 千万不要像一些同学的作文那样,翻来覆去总是“他想”“他觉得”“他想到”“他感到”之类干巴巴的几个词语和几句套话,写得单调乏味。
 

四、        总结:这节课主要练习了人物描写,除了上述四方面,运用描写还应加上两点
要使描写形象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那就是使用修辞格,象比喻、拟人、夸张等,其中尤以比喻应用最为广泛。比喻贵在贴切、新颖,任何好的比喻都是一种创造,而这种创造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从大家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的联系。例一位同学描写老师(看屏幕)

描写如化妆,有淡妆有浓抹,依表达需要而定。该勾勒的,一笔带过,寥寥几笔便描绘出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表现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关键细节重笔细描,精雕细刻,笔触细腻,通过细微逼真的刻画把描写对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五、作业 下一专题练习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课下将后面的作业写到练笔本上。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