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纹》教案5(苏教版必修5) 高三语文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08 10:43:48

斑纹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自然界的斑纹。   


过程与方法: 
领会作者对自然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兼有说明文的知识性,又有散文的哲理及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度社科类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形象艺术的表达 能力,对哲理性阐述的理解能力  
    领会作者对自然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兼有说明文的知识性,又有散文的哲理及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斑纹》收集了我近年来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这十篇或长或短的散文,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四、简介作家作品 
周晓枫,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做过八年儿童文学编辑,现就职于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过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语言富于想像力和音乐感,曾获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  
五、研析文本 
师生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师点拨,明确答案。 
问:文中提到了哪些斑纹?  
答:蛇、蓑蚰等其他动物、大地、生活。  
问: 作者有没有对这些动物的斑纹本身作具体的描绘? 
答:没有  
问:那么,作者重点写这些动物的哪些方面?  
答: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问:作者以为动物的斑纹与其生活习性或生存状态有着怎样的联系?  
答: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问:动物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那么,作者从大地的斑纹中又体悟到了什么呢? 
答:自然规律  
问: 根据前两个问题,你能否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  
答: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六、 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解斑纹的思路,但文中还有很多哲理性的句子还需我们………………………………【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