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陈情表》(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 了解“表”的基本特点和有关常识,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包括成语)和句子。
2、 学习本文以自然精粹的语言表达浓郁真挚的情感的写作技巧。
3、 感受中华民族感恩孝道的传统美德。
说明:
《陈情表》是西晋李密请求晋武帝允许他辞官不就、终养祖母所上的表章。文中陈述与祖母相依为命的亲情,叙说辞官不就的原委。拳拳真情,婉转凄恻,尽孝与尽忠两难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本文融情于事、寓理于情,语言自然精粹,脍炙人口,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是进行感恩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材料。学习本文,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表”这种特殊文体的基本常识,同时作为文言文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基础性的文言词语和句子的积累,这一点必须始终坚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借助圈点、批注等方法,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子,感受本文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精粹的语言。
2、 难点:学习本文以自然精粹的语言表达浓郁真挚的情感的写作技巧。
说明:
诵读始终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本文感情真挚浓郁,语言节奏和谐,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细心体会,并借助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达到增加积累,加深感悟的目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解题导入 简介背景 |
1.回忆《出师表》,说说“表”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2.简介写作背景。 |
1.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2.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推测,教师适当补充。 |
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入手,调动知识积累。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为下面理解文章做出必要的铺垫。 |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
1.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2.提问:本文题为《陈情表》,作者为什么“陈情”?“陈”什么“情”?是如何“陈”的? |
1.学生跟读后,提示正音:衅、夙、鲜、祚、期、强、茕茕孑立、洗马、陨首、逋慢、拔擢、优渥等。 2.学生自由发言,只要立足文本,言之有据即予肯定。 |
放录音或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和节奏。设问引导学生初步梳理思路,大致把握文本内容和形式。 |
圈点批注 疏通文字 |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圈点批注。 |
学生对照注解,圈点批注。提示注意: 1.重要词语:夺、躬亲、鲜、吊、察、举、拜、除、矜、薄、闻 通假字:闵、零丁、蓐、有 古今异义:至于、成立、见背、儿息、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时间词:逮、寻 2.圈画文中涉及的成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等。 3.简介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郎中、洗马、陛下等。 |
圈点批注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一种阅读习惯。学生圈点批注时教师巡视点拨,不仅可以有效地落实文言积累,而且可以提高文言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