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贺新郎》课堂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师说》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演讲词,内容比较浅显。但因为是译文,又事关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学生在体会本文的激情时有点困难,所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自己去体会最重要、最关键。我以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准备了充分的背景资料(把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作为学习本文的背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在读与思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反复诵读,提高演讲能力。 3、体会和揣摩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思考、讨论、鉴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马丁·路德·金“非暴力抵抗”思想: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
2、让学生从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演讲中感受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热情。 教学重点:这篇演讲词的成功之处。
教学难点:要让学生了解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美国黑人斗争的历史,这些正是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基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印发资料:有关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资料、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情况介绍、奥巴马的两份演讲词。 2、思考题:①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包括那些内容?
②选出你最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说明理由。 二、导入新课:
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令无数黑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令世界人民振奋。我想如果有一个人能看到这一场面,他一定会用诗一般的语言、用江河滔滔的气势来讴歌这一超越肤色的胜利。从1619年首批非洲黑奴登陆弗吉尼亚到一百多年前伟大的林肯总统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再到今天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的诞生,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走过了漫漫艰辛路。1965年8月4日,《选民登记法》通过,黑人终于享有选举权。2008年的奥巴马绝对应该铭记这一天,这是所有美国黑人的政治起点,也是他的胜利起点。奥巴马更该铭记一个人——马丁路德金,是他让美国黑人学会了如何为自己而斗争,他为黑人民权运动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他的年轻的生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激情演讲——《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 三、布置学习目标,听演讲高潮部分的录音(英文),学生感受演讲现场气氛,随后模仿朗读。老师指导朗读。如: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一句略有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物质充裕”“穷困”、“蜷缩”、“角落” “故土家园”“流亡者”。再如读10到15段,一连四个“只要”清晰而生动地表明了坚持斗争的决心,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 ;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定会义愤膺,怒不可遏 ,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所以读起来要斩钉截铁,语调坚定有力,重读四个“只要”和四个“绝不会”。第18段到第25段是演讲的高潮部分。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读时要舒展昂扬,特别是六个“我梦想有一天”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未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所以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让学生表演朗读。
四、赏析内容: 1、本文作者的梦想包括那些内容?
明确: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 拥有正义和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或段落?思考、讨论后各抒己见。
学生观点汇集: (1)我最喜欢那六个“我梦想有一天。。。。。”
这段文字语言象诗歌一样优美,排比句有气势,酣畅淋漓。他的梦想代表了全美黑人的心声,所以特别具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2)我最喜欢那句“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一个人的才能如果因为肤色而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是相当悲哀的一件事。自由、民主、平等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在奥巴马的两份演讲词里都提到了这一点,“我们认为以下真理不言而喻,人生来平等,造物主赐予他们以下不可剥夺的权利: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穷人还是富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黑人还是白人,。。。。。。我们永远都是美利坚合众国。”“无畏的希望是:黑奴坐在火炉旁唱着自由之歌时的希望;移民从远方起航时怀抱着的希望;中尉在湄公河三角洲巡逻时的希望;工人之子不甘认命时的希望;名字古怪的瘦小男孩相信美国有他立足之地时的希望。” (3)我喜欢“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美国是个经济大国,民众对支票不陌生,用人们熟悉的喻体作比,更生动形象。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4)我喜欢“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5)我喜欢“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黑人将享有和白人一样的权利和利益。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它的特点就是“和谐”,表明作者盼望黑人和白人能亲如兄弟姐妹。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6)我喜欢第7段。 这一段文字能体现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思想,能体现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博大宽广的胸怀,他的理智和智慧。
(7)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8)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
(9)第20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 教师点拨,学生归纳。
1、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格? 明确:排比、比喻。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比喻则使形容的对象更生动、更直观。
演讲词有什么特点? 学生归纳:有针对性、鼓动性、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多用修辞格、有文采、有气势,情感热烈。。。。。。。
老师汇总:演讲词首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其次,演讲要一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另外,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起听众的共鸣,使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马丁·路德·金概述了黑人忍受精神歧视、生活贫穷、地位低下的不平等现象;以充满正义感的激情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同时他又表达了广大黑人决心和意志;他的伟大更在于反对一切以暴力手段来获取民权与和平的形式,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和平与尊严的维护,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的呼声义正辞严。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喻巧妙,大量的排比、反复的运用,增强了演讲的感召力。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 五、写作训练:
用多媒体播放三分钟的美国大选时奥巴马当选的现场场景,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场气氛,特别是黑人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一幕。再配以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历史图片。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写一篇演讲稿,300字左右即可,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格。参考题目《马丁路德金,我想对你说》《从林肯到奥巴马》《黑人之音的生命呼唤》,也可自定题目。然后在班内交流。 六、布置作业:奥巴马在2004年7月的基调演讲被称之为可以和本文相媲美,请你作一比较赏析,字数不限。
附板书: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美国的梦想:民主、平等、自由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黑人享有和白人一样的权利,和谐共处
奥巴马的“一个美国”新梦:美国人民消除分歧、团结振兴 修辞:排比、比喻。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