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情景中激活交际思维——口语交际:《我喜欢玩儿的游戏》教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7-20 14:59:44

在游戏情景中激活交际思维

——口语交际:《我喜欢玩儿的游戏》教学案例

   [案例]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游戏王国里呀,有好多好玩儿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到游戏王国看看?请同学们乘坐我们的特快火车,到游戏王国去吧!(配上火车行驶时的声音)!看完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朋友听,看谁说得好。

  播放动画。(画面:许多小朋友在做各种不同的游戏,有跳绳、爬高、踢毽子、捉迷藏、丢沙包……)

  师:看了这些游戏,你有什么想法?

    1:我真想跟这些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2:看到小朋友们在做游戏,我想起了在家里和哥哥游戏的情景。

    3:我真想把我做过的有趣的游戏告诉大家。

    4:我看了这么多的游戏,有许多是我没有玩过的,我真想和他们学一学。

    5:他们玩的游戏,我也会玩。

    6:我也想告诉他们我们玩过的一些游戏。

    师:嗯,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游戏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最喜欢的游戏。

  揭题。(板书:我最喜欢玩儿的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哪些游戏?快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看谁说得清楚、明白,小朋友们可以互相补充哦。(先小组自由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我玩过捉迷藏。

    2:我玩过跳皮筋。

    3:我玩过丢沙包。

    4:我玩过西瓜爆炸。

    ……

(板书:各种游戏名称)

  师:哟,你们说的游戏,有的太新鲜了,老师还是第一次听说呢!那么你们最喜欢哪种游戏?

1:我最喜欢玩踢毽子。

2:我最喜欢跳绳。

3:我最喜欢跳皮筋。

……

师:老师发现呀,有好多小朋友有共同的爱好哟。那好,下面我们共同来做几个游戏,请小朋友们自由组合,喜欢同一种游戏的学生组合成一组,一起做游戏,好不好。

把喜欢同一种游戏的学生组合成一组,准备做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师:小朋友们速度真快,一会儿就准备好了,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注意游戏的过程,等会儿把游戏的过程讲给小朋友们听,看谁说得清楚,讲得明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自己喜欢的游戏。老师参加其中一组的游戏——踢毽子。

  师:刚才老师也参加了做游戏,老师想把这个过程告诉大家,同学们欢迎吗?

    生:欢迎。

    课件插入音乐,教师边踢毽子边绘声绘色地解说。

师:踢毽子这个游戏有趣极了。毽子像听我的话一样,在我的脚上像小鸟一样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一会儿落在肩上,一会儿落在脚上,小小的毽子,给我带来了多少快乐呀!我喜欢踢毽子。

  师:老师描绘得怎样?

    生:我发现踢毽子太有趣了,我也想踢。

    生:没想到老师真厉害,边踢毽子边说话,我也想像教师这么厉害。(学生大笑)

    师:你要是勤奋练习的话,没问题的,教师对你有信心。

    生:我也想介绍一下自己喜欢先的游戏。

师:陈晨同学你真主动,老师正想让同学们说呢,那就从你开始吧。

    生:跳绳太有趣了。绳子很听话,在我的脚下一圈一圈地跑。(学生哈哈笑)我越跳越快,跳绳给我带来了快乐,我喜欢跳绳。

    师:嗯,陈晨同学太聪明了,教师发现他刚才很注意听老师讲哦,模仿能力很强,而且说起话来很幽默,大学都被他逗笑了,真不愧是我们班上的开心果。你们也来评价一下陈晨同学讲述得怎么样?

    1:他讲得很好,话说得很准。

    2:陈晨说得很生动。

    3:陈晨说得很清楚。

    4:他说的绳子很听话。我也会说。

    师:哦,太棒了,你也来说一说。

    4:跳绳可好玩了,我双手抓住绳子,用力甩呀甩呀,绳子从我脚下飞呀飞呀,可快了。有一次,我跳了65下呢。

    师:哇,你可真是跳绳小能手,等下可要让你表演哟。(生开心地笑了)

师:其它小朋友们也互相描绘一下游戏的过程吧!

1:我喜欢玩跳皮筋,我常和陈莉、真真一起玩,皮筋很听话,我跳得可高了。

2:我喜欢玩捉迷藏。我玩捉迷藏可厉害了,我很注意听每一点声音,很注意看第一个地方,谁也逃不过我的眼睛,我一下子就会找出他们藏在哪里。

3:我喜欢玩老捉小鸡的游戏。我经常当大老鹰,小鸡们可怕我了,我一会儿飞下走一会儿飞向右,一下子,小鸡和母鸡都被我捉住了。

……

  学生兴致勃勃地介绍游戏的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评价或补充。

    

[反思]

一、无论采用哪种学习方式,在进入口语交际活动前应当让学生明确地了解活动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充分体现教学的效率意识。上述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每一次活动前都布置了明确的学习任务。第一次合作学习的任务是“观看游戏情境,看完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朋友们听,看谁说得好”。第二次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小朋友,你们玩过哪些游戏?快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看谁说得清楚、明白”第三次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喜欢同一种游戏的学生组合成一组,一起做游戏,请小朋友们注意游戏的过程,等会儿把游戏的过程讲给小朋友们听,看谁说得生动”。教学中所设计的三次合作学习,交际任务不同,目标逐步递进。第一次合作,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看游戏情境的想法,并且“看谁说得好”,口语交际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第二次合作,不仅要求学生认真听同学的发言,而且要积极启动思维,适时补充。口语交际目标指向对学生听的习惯的训练。第三次合作,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参与游戏,而且要求学生注意游戏的过程,并且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整个学习过程展开充分,落实了知识技能,使学生形成乐于交际的良好情感,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上述设计体现了口语交际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展开教学过程的理念,目标明晰,逐步递升,使得口语交际过程真正成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其综合素质的途径。

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在本案例中,教学伊始,教者配上音乐多媒体课件呈现孩子们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材提供的话题在孩子们眼中、脑中形成的图像更鲜明,更丰满,与学生没有距离,从而实现了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交际兴趣与表达交流的动机和欲望,从而打开话匣。为下一步的口语交际训练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口语交际的主体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合作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将无声的想像画面化为游戏场景,使学生兴趣盎然。之后,教师示范引路,给尚处于口语交际初级阶段的学生一个学习说话的范例,再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采且多种交际手段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个体间的自由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还有四人小组间的群体互动……通过对象广泛的口语交际,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在不同场合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面对不同对象,选择恰当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使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善于说”到“善于说”。而且,交际之后还引导学生评价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谁汇报得生动、有条理,多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