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诵读课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6-13 15:10:00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望庐山瀑布》。

2.感受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不久我们读了“诗魔”——白居易的《池上》,“诗佛”——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天我们来读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简介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存世诗文千余篇。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4.感受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美景象。

四、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音乐渲染。读这首诗,你想读出什么?播放背景音乐,指名读。

2.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了,师范读。

3.配乐自由朗读。

4.表演读。

5.赛读。

6.师生合作读。

五、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集体背诵《望庐山瀑布》,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祖国风光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美丽的风光,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