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29 08:12:2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幼鲸、上腭、哺乳、判断、肺部”等词语。规范书写并听写“腭、胎、肺、鳍”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清课文脉络,用抓中心句和列提纲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3、品读第一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联系实际等方法了解鲸的特点,习得说明方法。(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一读:圈出生字词,书写字词,并借助资料理解词义。
二读:写出文章主要内容。
三读:尝试练习课后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师简笔板画“鲸”

师:看到了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生:鲸有多大?多重?它们有几种类型?它们吃什么?…… 

师:很好,只有不停地问,才会不断地发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从小都爱提问,从小就是典型的----“问题儿童”呢。你们对事物保持兴趣,真好,这是学好课文的关键。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说明文,题目就叫----《鲸》,学了课文,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还有的问题可能在课文中找不到答案,怎么办?

二、学习字词,把握主要内容

1、采用多种方式,读准字音。重点指导:鲸(jīng )、腭(è)、滤(lǜ)的读音;

2、结合实际理解词义

 重点指导:

1)让学生伸出舌头,顶住上腭,了解上腭的准确位置。

2)什么是哺乳动物?靠母体的乳汁哺育初生的幼体,哺乳动物大都是胎生的。(出示一些哺乳动物图片)

3、落实生字难点

1)先由学生提醒易写错的字,再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

“肺”字右半部与“市”对比,并教给学生口诀:上下通气,呼吸顺畅;

“鳍”右半部最容易写错,让学生分部首记:上老下日;

“滤” 字右半部不要写成“虎。

(2)指名在鲸的简笔画中按身体部位听写生字:腭、肺、胎、鳍,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听写。

(设计意图: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这几个字在鲸的身体部位,而且掌握识字方法。)

4、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这是一篇介绍鲸的文章,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相机板书: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

  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三、精读文段,体会说明方法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把相关语句画一画,在句子旁边作批注。

2、出示有关段落,集中交流。

(引导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从具体的语句中初步感悟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用“﹋”画出的几处词句中列举的数字,让我们感到更加真实

可信。(板书:列数字)

A、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预设:

A动笔算一算: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大约相当于多少个你(每生约30公斤)的重量?一辆小汽车大约4,多少辆汽车才抵得上一头鲸的长?

B、指名读。

C、全体朗读:看来一个人的力量还真的很难把鲸的大读出来,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就请全体同学一起读了,我相信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2)用“——”画出的语句中所举的真实的例子,更增加了说明的力量。(板书:举例子)

A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预设:想一想,带点的词“要是”可以去掉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比较句子,体会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好处。

3再找一找这段还哪些说明方法?用“﹦ ”画出来。

C、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预设:

结合图片进行比较,体会鲸很大,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把“作比较” 写在这句话的旁边,作批注。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作为精读品味的突破口。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结合图片比较、联系实际计算等方法,体会鲸的特点及作者说明方法。)

四、随文练笔,方法迁移运用

围绕一种事物写一段话,用上本节课所学到的说明方法,学以致用。

(完成练笔后,先在自己的组内读一读、议一议,然后推荐优秀习作在班上进行交流评议。) 

五、布置作业

找一些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它们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

              形体大  (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进化过程

              

              生活习性

(设计意图:本课的板书根据文章脉络而设计,简洁、明晰。)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