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修鞋姑娘》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修鞋姑娘》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海上日出》教案(第二课时)
- ·下一篇文章:《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
《修鞋姑娘》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修鞋姑娘真诚、自信的优秀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修鞋姑娘,读课题,指读课件“凛冽的寒风……”和“……你在哪儿,修鞋姑娘。”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能用概括性的语句为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走进课文
为了还三角钱,(指课文后半部分学生读)当作者向她保证第二天给她送钱来时,修鞋姑娘都在说;为三角钱值得吗?(板书)读,思考
(一) 为三角钱值得吗?自己读课文自己思考,在必要的地方勾画批注。(自学,读书,回答,在课文中做批注)
(二) 汇报交流(顺势引导)
1、 学习描写修鞋姑娘外貌的句子,重点学习“她那冻肿了的手背,纪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 ——说明姑娘生活艰辛,值得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谈感受。能为我们大家读一下吗?
(2)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为我们读一下好吗?
(3)她会经历些什么艰辛呢?
(4)多么寒冷寒冷的季节,手背都被冻肿了,再读这个句子
(5)在作者眼中,她是个不起眼的姑娘,作者借着姑娘干活的机会———引读———描写姑娘的句子。男生读女生想;女生读男生想;指名读大家在头脑中想像姑娘的样子。在你脑中,这个姑娘什么样,她是个什么样的姑娘?(6)再读“她那冻肿了的手背,纪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姑娘的生活如此艰辛,那么这三角钱对她来说重要吗?那作者在寒风中送这三角钱值得吗?
为三角钱值得吗
(擦 “问号”,回扣这句话)
2、 学习修鞋姑娘修鞋的句子——说明姑娘修鞋认真,值得
(1)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2)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 ,那意思……
(3)“……你看,线都断了。”说着,刺拉刺拉地绱起来。
(4)……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
(5)“你的脚是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就把我的鞋脱下去绱起来。
在这个地方抓住: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刻画姑娘的形象。同时副板书。其中的重点是第(2)。读的方式是指名读和大组读相结合。
姑娘修鞋时仔细认真,一心为顾客着想,一心想把鞋修好,
为三角钱值得
(擦 “吗”,回扣这句话)
3、 学习修鞋姑娘体谅作者的句子——说明姑娘体谅作者心眼好,值得
……我窘极了。想起几年前因为买布只差一分钱,被售货员挖苦了一顿的情景,心里更是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要摘下手表做抵押。……我只想尽快摆脱窘境,别的什么也不想了,我期待着她答应我。
读课文,注意打横线的词语。师生合作读,学生读描写作者神态的句子。
学习本段,通过对作者的神态的体会,懂得姑娘的善解人意。作者的尴尬的神态,期待的眼神修鞋姑娘看得出来吗?所以,当作者要摘下手表做抵押的时候姑娘嫣然一笑,说(学生读)而我期待她答应我时她却笑了笑说:(学生读这钱足够了)
本小节用售货员曾经一分钱挖苦作者进行对比
为 值得
(擦 “三角”,回扣这句话)
4、 学习修鞋姑娘“坦然”说“诚实、信任哪!”的句子——说明姑娘品质高尚,值得
引读“不,……这只有” ————她坦然地回答。然后重点理解“坦然”通过课件重点对比理解。第一处坦然是因为自信,对自己能够把鞋修好的自信,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第二处坦然是因为真诚,姑娘就是这么想的,说这话不是虚伪,是真的这样想。由此更可以看出姑娘的品质。姑娘认为作者给了她诚实和信任,她也正是这样的人。(板书诚实信任)那么为了姑娘的诚实和信任值得吗?
为诚实、信任值得
(填 “诚实信任”,回扣这句话)
5、送这三角钱值得呀,所以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指读课件中“凛冽的寒风……”这种先写“我寻找修鞋姑娘,再写主要事件的写作方法,我们称为“倒叙”(“ 学生说”)”。在课文的结尾,作者使全文的结构更加严谨,接着指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首尾呼应” (学生说)再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6、修鞋姑娘,你在哪儿?这最后一段你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从个性化的读到大组读,再到全班读。(点评引导烘托气氛)(点击课件配音乐)
三、小节课文,读诗(见课件)
无处可找,仍然在找……
(齐读) 凛冽的寒风,
冷冷清清的大街,
我在寻找,
寻找那位修鞋姑娘。
(女生读) 她相貌平凡,
(男生读) 她手艺精良,
(女生读) 她待人真诚,
(男生读) 她人品高尚,
(老师读) 而我却怀疑过她的种种,
不觉心中满是忧伤。
为了偿还她的真诚与信任啊,
我还在寻找
……
(齐读) 我走遍了长街,
望穿那深巷,
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你在哪儿啊,
修鞋姑娘——
四、课后作业:小练笔(见课件)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 桃,绿了芭蕉,这一晃,五年过去了……
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小练笔
这一晃,五年过去了……
选择一:有一天,作者下班的时候,在小区门口,他又看到 了那位修鞋姑娘。接着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站在作者的角度,运用顺叙的手法,把故事写下去。
选择二:也许两个人再也没见过,五年后的某一天,当修鞋姑娘又在做着另一件事情的时候,讲起了这件事。请站在姑娘的角度把今天这故事作为插叙的内容写进去。
选择三:“凡人小事”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它时刻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一定会发现。请尝试着用倒叙的手法也写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修鞋姑娘》教学反思
《修鞋姑娘》一文感情真挚而富有感染力,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好材料。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服务。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本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先写“我”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接着具体些修鞋的经过,最后写“我”继续在长街深巷寻找修鞋姑娘。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以读为本。书是读懂的,学生多读一遍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教师也是如此。多读多悟,自己感受深了,才会感染学生,才会让学生也读得声情并茂,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读中表露自己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的情感,进而表达自己的阅读所得。
2、刻画人物形象。这节课我着重揣摩了人物的语言、神情、行为和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感悟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品质。
3、渗透指导写。这篇课文本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以倒叙的手法写出了我对一个修鞋姑娘的敬佩。作者一开始对这个修鞋姑娘存有偏见,但最终被这个姑娘的善良,大方与信任感动,导致作者苦苦寻找姑娘。
虽然有些收获,但是遗憾是教学中个性化朗读少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话成长。以后在课堂中一定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