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当里的头发》诵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便当里的“头发”是母爱的象征,作者从一开始对那个同学的误会、偏见,到后来的感动流泪,都是因为这头发里流淌的都是浓浓的母爱。指导学生读通美文,读懂母爱,用心去感悟身边的母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自然导入,激情激趣
便当里怎么会有头发?做便当的一定是个邋遢的妈妈。不是这样的,便当里的头发上洋溢着浓浓的母爱。让我们一起去观察、思考,会有更多意外的发现。
二、 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 自由读,读通文章;
2. 同桌互读,正音;
3. 指名读,疏通作品,正音、断句,初步读出作品的节奏,对难读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将作品读顺读通。
第二课时
一、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 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 默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二、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 读了这篇叙事散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话你自己的母爱吗?请写下来,与同学交流交流。
2. 擂台竞读——通过擂台竞赛,在比赛中进行诵读。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