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教学设计——人教版第十一册
《荔枝》教学设计——人教版第十一册
黄梅县实验小学 周惠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指导抓住文中描写细致的地方,品词析句,体会蕴涵的丰富情感 。
教学重难点
从细节描写中体会母亲对儿孙深厚的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以“荔枝”为题,是否主要在写荔枝?如果不是,那它主要写的是什么?
二、锁定重点,精心品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视了父母长辈对我们的爱。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肖复兴是怎样以荔枝为线索,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来体会母亲对儿孙们的爱的。
现在请把你找出的体会最深刻的细节认真读一读,仔细品味品味。
三、自主汇报,深化理解
重点引导:
1.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引导学生抓动作、表情体会母亲喜欢吃荔枝,联系上文体会母亲更为儿子的一片孝心而高兴﹚
2. 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 净。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引导学生体会: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为了让儿子能吃到水果,母亲付出了多大的辛苦﹚
3. 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用极不经意的举动维护了儿子的尊严,只有深爱孩子的母亲才会如此细心地呵护儿子的心灵﹚
四、品味结尾,升华情感
1. 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 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3. 总结。
Tags:
作者:教育文稿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