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12 狼牙山五壮士”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12 狼牙山五壮士”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2.金奖章 教案设计
- ·下一篇文章:11 七律·长征 教案设计
12 狼牙山五壮士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掌握课后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教育。
4.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或有关五壮士的资料,并进行初步整理分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我们曾学过的课文是讲抗日战争的动人故事有哪些的?
2.今天,让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学习一篇颂扬抗日英雄群体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二、出示课题,简介背景。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或五壮士的资料。
2.教师概述故事发生的背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1)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新词。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一边读一边用“___”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互相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出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书写。
“瞄、眺”都是目字旁,不要写成日字旁,“冀、坠、雹”几个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过长。
(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晋察冀:晋,山西;察,察哈尔(原来一省名);冀,河北。指原来的山西、察哈尔和河北三省。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稳地立着,本课指五壮士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悬崖:高而陡的山壁。
沸腾:本意是水开的状况,本课指情绪高涨。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乱七八糟的样子。
斩钉截铁:比喻说话、处理事情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向低处。形容所处地势有利。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本课指敌人的可耻下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宏亮。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象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汇报自己受感动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