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2 08:01:24

已不是第一次听老师的课,但依然被老师那简练、从容、娴熟且不时迸发着智慧火光的教学所折服。

《泊船瓜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写了诗人在瓜洲随船停泊时遥望家乡,引起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从整堂课看来,我觉得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教学步骤清晰、有条理,各教学环节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整节课从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到最后的拓展写作练习,层层递进,自然流畅。

2、授之以渔,注重学法的指导。简老师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回顾以前是怎样学古诗的,引导学生一起归纳古诗的学习方法,然后根据学法引导着学生学习古诗。教是为了不用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这是教学的目的之一。

3、教学语言简洁明了。简老师的这一教学语言特点特别值得我学习。我觉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更适合小学生,特别是我们学校的生源特点。上课并非演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堆砌华丽辞藻,听得学生不知所云,师生沟通的桥梁建立不起来,最终还是徒劳无功。

4、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简老师抛出了一个能统领全诗的问题:作者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即兴在黑板上绘图,寥寥几笔既不失美观又能将全诗的意境展示出来,实在高明。王崧舟老师说过“诗歌教学要重意象”,要在学生“脑海里面出现一幕又一幕生动的、真切的、细腻的、鲜活的意象”。简老师的古诗配画有助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里的形成古诗的意象。

5、读写结合。课堂最后简老师让学生把古诗写成短文,既让课堂融入写的训练,又能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再解读。而且好一个“字数不限”让学生轻松地进入了写作。反思教师对学生作文字数的规定确实是苛刻和无奈之举。学生水平不一,统一的字数要求本来就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如果能简洁扼要地把事情说清楚明白,又何必为了字数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呢!强制的字数要求只会扼杀学生的写作兴趣,其实也在浪费师生的时间。可惜,应试的鞭子依然在高高地扬起。。。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