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 
             教学课题  | 
            
             15、艾滋病小斗士  | 
        ||||
| 
             教学课时  | 
            
             2课时  | 
            
             主备教师  | 
            
             徐继志  | 
        ||
| 
             教学目标  |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4、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  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 
             教  学  流  程  | 
            
             动态修改部分  | 
        ||||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通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同学们,什么叫斗士?  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自由回答。  3、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词,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携、魔、孕、仁、遭、得、灾 强调“得”多音字,组词记忆 2.重点讲解:孕、携 3.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3、通过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课时重难点: 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 2、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读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一位12岁的南非小男孩恩科西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话: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2.过渡:同学们,恩科西仅是一个年仅12岁的黑人孩子呀!他为什么能得到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地位的两位领导人如此高的评价呢?人们为什么称他是“艾滋病小斗士”呢?(在题目后面打上?)请你默读整篇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二.把握重点 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找出有关语句,说说为什么人们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先默读思考,可以适当批注,也可以同桌交流感受) (师巡视参与交流) 2.组织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引导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1:生先交流: (1)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a、这儿用了2对关联词,找一找,读读看,能体会到什么? b、分别用“不是……而是……”和“一边……一边……”造句。 适时板书:顽强斗争、关心患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导读: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恩科西的顽强斗争? ①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a、指名读,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竟然”、“挺”等词,说说从中悟出了什么? 从“挺”字你想到了哪些表示坚强的成语? 出示一组艾滋病患者的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艾滋病。 b、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②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a、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家长呢?(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联系上下文说说“轩然大波”在这儿指什么? b、他们怕什么?——他们愿意接受恩科西吗? 是呀!身患艾滋病的恩科西被他们拒之门外。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恩科西,你最想得到什么? 预设: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师导读: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恩科西关爱他人呢? (1)“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 a、这段话中,他在向谁呼吁?他在呼吁什么?找一找关键词。(世界接受关心) b、——南非人民做到了吗?(没有)  全世界人们做到了吗?(没有) ——因此,恩科西即使身体很纤弱,他也要不断向世界呼吁,谁能替他再呼吁一下?说出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 (指导朗读) 师导读:他还发出了哪些呼吁? ——他参加南非举行的国际艾滋病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 ①他说:“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艾滋病药物,使他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②他还说:“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 a.他又在向谁呼吁?呼吁什么? b.谁能把他的心声再说一下。(指导朗读) 从他的呼吁声中,我们感受到小恩科西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恩科西之所以大声疾呼,是出于对和自己一样深受艾滋病折磨的儿童的同情与关心,急切期待全社会都来关爱艾滋病病人。 (2)师引读:  尽管恩科西感觉到生命随时可能结束,但他依然在梦想未来。他说:等我长大了,我要成为一名艾滋病问题专家,周游世界,到各国演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 a.自由读,说说你的体会(板书:梦想未来) b.师:他梦想着自己能够健康长大,他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艾滋病专家,多么简单而美好的梦想。谁能把他的心声再读一读!(指导朗读) 3.师小结:恩科西深受艾滋病病毒的折磨,但他不是悲观消沉。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与病魔(顽强斗争),一边(关心患者),在生命随时都可能结束的情况下他还在(梦想未来),他不愧是勇敢的(小斗士)。此时自然的把?改成! 4.学生用感叹的语气齐读课题。 5.过渡: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关心患者,令人感动。可是病魔冷酷无情。(《再见警察》音乐起) (师引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师引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6.老师想用10个成语来写照恩科西的一生,出示一组和恩科西有关的成语: 不治之症      无药可救 人心惶惶      轩然大波 不屈不挠      视死如归 大声疾呼      爱人以德 溘(kè)先朝露   虽死犹生 朗读。 三、知识拓展,深化主题 师:今天,英雄的恩科西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震撼人心的呼喊,时刻响在人们的耳边,留在人们心中。(《让世界充满爱》音乐起)联合国确定每年的 1、简介“红丝带”,在黑板上贴上“红丝带” 2、同时,各国人们都在身体力行,关心着艾滋病人。(投影)A、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国家总理温家宝等一些领导人,都到医院看望艾滋病人,并与他们亲切握手、拥抱,并与病人共进午餐。B、许多青少年学生也纷纷加入了关心艾滋病人的行列 3、同学们,人类面临的天灾越来越多,像禽流感、非典、肿瘤,恩科西的顽强不屈,给所有的患者做出榜样。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或打击,假如生活真的欺骗了你,请你不要悲观消沉,而要像恩科西一样坦然面对,热爱生活,做一名勇敢的斗士。最后让我们以普希金的这首诗来共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 
            
             | 
        ||||
| 
             作业 设计  | 
            
             1、以“从小恩科西身上,我学到了……”为题写一段话。 2、推荐阅读:黎家明《最后的宣战》 3、完成补充习题。  | 
            
             | 
        |||
| 
             板书 设计  | 
            
             15、艾滋病小斗士! 顽强斗争 关心患者 梦想未来  | 
            
             | 
        |||
| 
             心得 反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