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1)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你能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吗?
学生分别找到第一节二节的句子,根据回答加以引导点拨理解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相机指导朗读 ,再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理解“尘埃”在此处意为什么。
相机指导朗读 ,再齐读第2节。 指导背诵第2节。
(2)这一句在诗歌中出现了几次? 两次
介绍诗歌的手法之一:反复,并简单介绍这种手法的作用。
(3)诗歌还有其他特点(相机介绍押韵等简单知识)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
二、拓展学习
1、你了解名人写长江的诗词文章吗?
2、出示相关诗词。
3、根据你喜欢的诗词,读一读,品一品。
4、说说诗词中的长江给你的感受。
三、出示资料,共品长江。
1、出示课件,播放相关图片与影像资料
长江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美丽风光、地理知识等好地拓展了课文的学习时空。
2、看完后,说说你对长江的感受。
四、交流资料,抒发感言
1、根据交流,从自己的角度,写写对长江的感言。如“长江是历史的象征,她是一条母亲河,更是一条历史之长河”,如:“母亲是无私的,母亲永远是天底下最美的人,母爱永远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如“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千百年来她给了诗人多少诗的灵感!”
2、学生练笔
2、三亚落日
教材分析:
《三亚落日》是一篇精美的写景文章,课文描写了洋溢着热带风情的三亚壮美而富有诗意的落日景象。文中活泼、清新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教学时要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朗读品味,使学生了解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积累一定的好词好句。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可以将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
文章开篇点题,“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正当人们急于欣赏三亚落日时,文章却宕开一笔,先写三亚的海“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作者从天写到海,既描绘了三亚海的特征,有为下文写落日提供了环境和背景。接下来的3、4小节,写三亚的落日,太阳落下的过程,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无声地入水。文章的最后写了作者对三亚落日的赞叹,也呼应了前文。
浓墨重彩的描绘,鲜活的比拟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而如何让学生理解,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亚落日》像是专门为孩子们写的,文中的落日依附了一颗童心,活脱脱像个活泼、快乐的孩子,活力四射,动感十足。读这篇课文孩子们会感到那轮三亚的落日就是自己。文中动词锤炼得极见功力,使南洋的热带风情和落日的诗意变化在跳荡的笔触中极富视觉冲击力。
学习《三亚落日》后,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借鉴作者的写法,观察落日的过程,并做一次小练笔。学以致用,强化积累,并对自己语言仓库中的存储进行激活、调动、重组,学用结合,增强底蕴。
教学设想:由景入情,由情到文,再由文升情编排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文字,领悟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
感悟三亚落日之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题目: 2 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本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课文却特意写了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课文第1、2自然段分别写什么?
(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3、学生划分段落。
三、初步感知全文,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
讨论交流。(板书:真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