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六年级下学期作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2 能内容具体、感情真挚地叙写故事,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 能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素材,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本学期要求写好6篇课内习作,以及若干篇随笔、读书笔记等。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56名,根据上学期的作文情况,感觉学生对作文普遍害怕,他们“觉得作文很难”,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班级作文语句不通,错别字较多,读上去疙疙瘩瘩的,是普遍现象。作文中能做到重点突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比较少。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思想情感,不懂写作技巧,缺乏生动的描写手法,大多用概述的语言,措辞贫乏,不会谋篇布局,不会选材剪材,内容虚假,学生的词汇量普遍较少,而且因其课外阅读有限,导致其作文内容不够具体,“言之无物”,且有少数后进生作文基本功较差,以致“文不对题”的现象时有发生,故本学期想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是必须下一番功夫的。
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写作态度,不是“一吐为快”自由而作,而是“奉命被逼”痛苦而诉;其次可能是学生作文远离生活,学生在构思时以编造为主,缺乏真情实感;第三由于学生平时缺少观察、积累、提炼,“巧媳妇难无米之炊”,很多学生对周围或学校发生的事情不是十分感兴趣,几乎有一种“与己无关,高高挂起”的感觉,未能及时积累写作题材,所以一提到作文,学生就眼露忧光、面露忧色,仿佛大难临头;第四由于学生的阅读面太狭窄,或者说多数学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导致说话的时候无词涌向舌底,写作时亦无词涌向笔端。
鉴于此,作为起始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入好门,一定要端正写作态度,激发写作欲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力求在格式、语言、审题、立意、选材上多多指导学生,多多对学生习作进行评讲,提高写作兴趣,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有所提高并享用终生。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四.教学设想
1. 吃准目标,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采用单元作文训练和平时作文小练笔相结合的形式。学会细致观察,用眼看、用耳朵听、用心感受,写周围人物的言行举止,自然界的各种景象,生活中的人事百态等等。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且带有生活气息的作文。单元作文训练,结合语文课本单元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提高作文表达技巧和写作综合能力。
2. 六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写作水平低,思维能力不够完善,所以应以模仿--创造体系为主,模仿的材料也应该是较简单的,而且先模仿某一个方面,由局部到整体。比如可以先模仿写景片段,写人物俏像片段,人物对话片段;在片段模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叫学生模仿整体篇章;套用书画界的一句行话,模仿分为临摹和写生;那么学生作文模仿最好临摹和写生交替进行,也就是说边模仿范文边写观察日记。因为模仿范文可以学习写法,写生(写观察日记)可以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积累,因此要注意模仿--创造与生活--创作体系的结合使用。所以,范文也应是与生活最贴近的,对学生观察体验最有帮助,最能提供经验、方法的范本。
3.进一步注重日常生活和语言材料的积累。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性、变化,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积累较为典型的写作材料。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
4.进一步重视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和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尝试"集体作文"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品尝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对于优秀的习作,要及时在班上讲评、表扬,给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5.让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平时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词汇,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每次习作是都要先说后写,
6.注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点燃学生的情感沸点,在生活中寻找习作的材料,使学生有想说、想写的激情,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
7.在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保护他们表达与交流的积极性,尽力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习作的信心。鼓励学生精益求精,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多给予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起习作信心。
8.在完成6篇习作的基础上,养成写随笔和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认真批改好。
五.教学安排:
1. 春天来了
训练重点: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写出你对春天的感受;有适当的景物描写,学会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感觉去描写春天的美景;写出你经历的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
参考题目:⑴上海的春天⑵春雨(风、草……)⑶我心里的春天⑷风景这边独好
2. 少年心事
训练重点:⑴写自己的心事、心情、秘密、烦恼、快乐等;⑵叙事清楚,过程具体,在叙事过程中结合神态、动作等描写,着重进行心理描写,表现心理活动。⑶在记叙中适当穿插抒情,反映少年人的情感体验
参考题目:⑴ ________的滋味 ⑵心灵深处的回忆⑶我心中的那________(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⑷少年初识愁滋味
3.为生命喝彩
训练重点:⑴写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好人好事,宣扬“关爱、互助、和谐”的主题。⑵抄录并理解名句的意义,文章中要尝试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两种写作技巧。
参考题目:⑴让人感动的一幕⑵爱心润泽了生活⑶我发现了身边的美⑷三月春风暖人心
4唐诗精华
训练重点:⑴理解《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及《李白诗二首》的思想感情, (2)进行创造性写作,尝试古诗改写、扩写,运用现代汉语表述诗歌的形象性和想象力
训练要求:了解陈子昂、崔颢、李白生平相关的故事,扩写《登幽州台歌》诗人登上幽州台时的情景(运用环境描写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对《送友人》离别时的场面、《月下独酌》李白独自饮酒的内心独白加以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