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默写汇编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2-05 11:30:09

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默写汇编

8.请按原文填空。(1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4)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8)杜甫在《春望》中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战火不断、盼望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

(9)一位父亲叮嘱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不能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1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

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1)安得广厦千万间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但愿人长久  (4)草色遥看近却无(5)柳暗花明又一村 (6)病树前头万木春 (7)蒹葭萋萋  (8)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9)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10)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每空1分,有错字者该空不得分,共13分。)

 8.文言诗文默写。(12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飞来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 ( 《无题》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8)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有一句被誉为“奇偶佳对”,这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是人生的常态。面对生活,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

答案:8.(1)只缘身在最高层。(2)会当凌绝顶。(3)随风直到夜郎西。(4)谁家新燕啄春泥。(5)出淤泥而不染(6)蜡炬成灰泪始干。(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句一分,差一字该句不得分)

1.依据原文填空。(选做6个题,共6分,多做不加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7)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8)__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两章》)

2.依据提示默写。(选做4个题,共8分,多做不加分)

(1)《陋室铭》中写作者交往不俗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醉翁情趣之所在。

(5)《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诸葛亮关于赏罚分明的忠告。

(6)《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老人和孩子的愉快幸福。

答案:3.默写课文。(共11分,1题必做,7分;23题选做其一,4分。选做题要求写上题目和作者。)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嗟夫!”至“吾谁与归?”

2杜牧的《赤壁》

3李煜的《相见欢》

答案:一、经典诗文积累(共25分)

1.每小题1分,共6分,答题超过6个,后边的题不阅;填空每错、漏、添1个字即不得分。

(1)风正一帆悬    (2)随风直到夜郎西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烽火连三月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自缘身在最高层

(7)学而不思则罔  (8)天时不如地利

2.每小题2分,共8分,答题超过4个,后边的题不阅;默写每错、添2个字即不得分。

答案:(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案:3.此题共11分,第(1)题为必做题,7分;(2)(3)题选做其一,4分。选做题全做者只阅前边一道题。要求照原文格式书写,错、漏、添1个字减1分,减到0分为止。总减分出现小数忽略不计。

(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