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考政治的一些看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网  来源:教育文稿网  发布时间:2009-04-07 19:58:15

近几年来,我国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进行了改革,实行开卷考试,随之我区政治实行“双开”考试,一是开卷考试,二是开放性试题。随着考试的改革,学生面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考试容易了,不用看书,不用背,二是针对开卷考试无从下手。根据本人多年来对政治课的教学经验尤其是中考政治谈一些看法。

开卷考试的试题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考查的重点也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渐转变为考查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的原则,寻求最佳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转变观念  打牢基础开卷考试要求高、难度大,但从目前情况看,并不会追求试题难度,所以要防止一味求难、钻牛角尖的错误做法,而应着眼于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无论是“理解”的知识点,还是“应用”的知识点,都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以理解和应用。中考政治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离开基础知识谈能力,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平时要把重点放在理解上,有的重要知识该记的还是要记,该背的还是要背的。有的学生认为,开卷考试简单,不用看书、背书了,考试时,翻翻书、找找答案就行了。可是结果呢?由于对书本知识不熟悉,考试时无从下手,真是“翻破指头无觅处,抄得很多无分数”。有的学生把开卷考试看成很容易的事,“开卷啦,可以抄,不学也能好”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开卷考试测试的是能力,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命题灵活度加大,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虽说开卷考试不是一味追求高难度,但也不是随手可抄的。如果不花一番功夫,是难以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重点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注意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一必须“牢记”,二必须“会用”。因为 “牢记”是基础,“会用”才是目的。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记忆上,必须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从而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中考试卷有5大特点,分别为注重基础性、体现时代性、突出综合性、强调开放性、更贴近生活性。

1、注重基础性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对“双基”能力的考查。

2、体现时代性即大量题目结合当前重大时事和热点,尤其是结合了本地的发展变化。此类题目的目的是引导大家关注社会,关注家乡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感。

3、突出综合性即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层次分析解决问题。此类题目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强调开放性即主观题设问灵活,答案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审题能力。同时给同学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留有余地,鼓励同学们创新。

5、更贴近生活性即很多题目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同学们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情境,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考查同学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学习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课本为基础培养能力  一是以教材为载体,创设一定的情境问题,列举一些实际问题(国家大事、地方实际、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二是使用好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试一试”等小栏目和小设问,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兴趣、巩固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2.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能力  解题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查漏补缺的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的一个途径。教师讲得再好,如果不进行巩固,这些知识就会逐渐被忘记。因开卷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给学生练习,一定要精选精练。精练,就要精心设计好练习题,要练准、练巧、练好。练习题要难易程度适当,既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死记硬背和照搬照抄现成答案的情况,设计灵活多变、富有思考性和运用性的练习题,设计的习题要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启发性和多样性,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又富有“弹性”,使好生吃得饱,差生能保底,充分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发展智能。

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辨证思维等训练,从而来提高学生的理解比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表达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及审题能力等。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在审题方法、解题技巧、答题步骤、书写要求等方面加以指导,使学生明确解析各种类型题的思路,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模拟测试锻炼能力  在初三的总复习中试卷是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通过考试,我们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以便及时进行补缺补差。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分数、讲答案,应充分发挥试卷的利用价值。

首先,教师要有目的地选用试题或编写试卷。在此过程中,既要与复习的进度相符合,又要把握命题的趋势,加强命题的针对性。教师在命题时必须有选择,不能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试卷,这样编写的试卷才有价值。

其次,要帮助学生搞好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发现问题。搞好试卷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薄弱环节,查漏补缺,把原来的“弱点”变成“强势”。

(1)认真批改,精心评讲。教师在评讲试卷时,不仅要将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而且要告知原因,同时应将同学们在答题中易犯的错误一并作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在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材料中涉及答题的关键词语,弄清答题的方向和要求,实现材料、设问与教材知识的有机结合,以免审题不准、答非所问,导致大面积失分。通过不断地训练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2)强化审题,讲究方法。几年中考显现出的问题是:学生理解能力、审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审题,广义而言,一是审材料,二是审问题,三是审编答案。审材料,首先应弄清各材料(或各层次)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其次应弄清各材料(或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即共同体现哪些道理;审问题,第一应弄清中心问题是什么?第二应弄清附加条件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先审问题后审材料,有的放矢,效果较大;编答案,一应精简,二应全面,三应符合题意,多方面、多角度回答

[1] [2]  下一页

Tags:中考政史

作者: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