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经济全球化 高三政治第二次研讨会资料专题三
专题三:参与经济全球化
热点分析
2008年9月以后,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美国金融机构接连陷入困境,华尔街制造的次贷危机引发了自1929年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海啸,进而导致实体经济面临衰退威胁。此次危机中,世界主要经济体已先后斥资约2万亿美元救市,并多次大幅降息以恢复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亚欧峰会、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都把应对金融危机、遏制经济衰退作为主要议题,并达成加强协调、联手应对等多项共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时事点击1: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1)2008年9月的纽约华尔街,人们惶恐不安。从美国房贷两巨头——房利美、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再到美林、AIG、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投资银行被收购、政府接管或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场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引发了“金融海啸”,波及世界。
(2) 在美国金融业和经济依然风雨飘摇之际,欧洲银行业局势的陡然恶化,再度沉重打击了投资人信心。受此影响,股票、原油期货等高风险资产遭到大举抛售,
(3)
【分析导航】
经济角度
1、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技术,不可能生产本国所需要的一切产品,不可能只限于消费本国所生产的产品。各国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我国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2、运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说明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对外开放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3、运用规范市场秩序的有关知识,说明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次贷危机引发的,启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哲学角度
1、 联系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它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
联系的观点。经济影响全球化表明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只有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风险,因而世界各国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处于有利地位。
3、发展的观点。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也希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体现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政治角度
1、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其中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时事点击2: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全球展开救市行动
继美国国会通过700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计划以来,欧洲各国出台了不同救市举措,打出稳定欧洲金融市场的组合拳。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发表了宣言,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宣言说,在金融市场已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监管当局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支持市场竞争与创新,加强金融市场透明度及监管机制,确保所有金融市场、产品和参与者都受到相应监管或监督。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