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 经济学常识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30 09:57:17

热点考向聚焦

1.绝对优势和劣势并不是决定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系或者人与人之间分工关系的唯一因素。甲在理财方面对乙有绝对优势,乙在推销方面对甲有绝对优势,由甲负责理财,由乙负责推销是有效率的。但是,如果甲相对于乙不仅会理财,而且更会推销,那么这两人的分工需要重新思考。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

1)甲与乙如何分工更有效率?

2)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和政策主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学中比较成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并运用该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1)问关键是分析出由乙来理财,甲来推销更有效率这一点,第(2)问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答案:(1)由乙来理财,甲来推销更有效率。因为乙在理财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甲在推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2)李嘉图认为,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因此,他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2.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西方主要国家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在2008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峰会上,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认为,当前危机应归咎于美国放任的资本主义模式。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强调,监管不能造成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德国总理默克尔则对布什的说法不以为然。她认为,当前问题是对市场的过度放纵,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危机重演,而德国的社会市场机制应该成为世界的基本机制。

概括指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与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区别。

【解析】本题以二十国集团峰会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以及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要注意题目设问要求回答美国和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区别,不要把二者的共同点也答出。

答案: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主要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有利于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但缺乏对市场的必要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贫富两极分化。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在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注重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但过多的社会保障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专题模拟演练

1.材料一:李嘉图提出:资本的丧失可能立刻把一个经济增长中的国家变为停滞的国家。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积累资本的时候才是前进的。[高考资源网KS5U.COM]

材料二:李嘉图认为:财富往往是在地租稳定甚或下降的时候增加得最为迅速。

1)在李嘉图看来,国家财富增长的条件是什么?

2)李嘉图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条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常常出现如下现象:牧场主将牛奶倒入大海;农场主将土豆翻入地下当作肥料,拿玉米棒子当作燃料,织布厂将成匹的布烧掉;企业纷纷倒闭,工厂因失业而失去收入的来源,生活异常窘迫。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2) 怎样理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3.新自由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右翼势力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资的依赖,严重弱化了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1)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

4. 材料一 早餐一块黑面包、几块糖、一杯咖啡,午餐和晚餐外加一两碟菜,这是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苏联政府提供给国际友人的最高饮食待遇。当时苏联人民的饮食水平就更低了。

材料二 1921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

材料三 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自1923年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三个材料中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大意义?

5.少数企业和个人置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利欲熏心、顶风作案,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毒奶粉回流市场。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加强食品质量专项整治,对生产企业全面开展质量检查,对回流市场的毒奶粉和有质量问题的乳制品立即停止销售,坚决销毁,并依法严历追究生产者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运用马克思的商品二因素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加强食品质量专项整治与监管的意义。

6. 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些论述: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劳动并不是它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

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或起作用的使用价值。

他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结合以上论述分析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