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学案
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
【备考策略】
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夯实基础,强化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高卡的常考点、与文化现象结合紧密的重点考点,要通过梳理和排查命题的形式和考查的方法落到实处。
2.注意搜集和整理与本专题考点和知识相关联的文化现象,多角度设置问题分析和理解这些文化现象。
3.运用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举措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构建主干体系】
【核心要点突破】
【典题训练】
(2010·北京文综T25) 《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命题立意】本题以电影《阿凡达》上映对经济的影响为材料背景,体现了高考对文化生活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化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规范解答】选B。电影《阿凡达》的制作和上映是一种文化现象,创造了巨额
票房价值,带来经济效益,带了巨大经济效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体现了
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①③符合题意;材料说
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②④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1.应怎样认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
提示:(1)首先要明确,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文化力量实质上也是精神力量。
(2)其次应辩证认识文化力量的作用。文化力量的作用会因不同文化的性质表现为两个方面,并不总是积极的。
2.为什么把文化称作“软实力”?它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什么关系?
提示:(1)当我们把经济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硬实力的核心和基础时,我们把文化就叫作“软实力”。
(2)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整体上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已经并将继续部分地向着硬实力转化,突出表现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直接推动下,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并日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3.我国为什么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提示:(1)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当今国际形势的大背景决定的,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2)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典题训练】
(2010·天津文综T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命题立意】本题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象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技巧性和科学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规范解析】选B。材料中文化环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说明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进行实践的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非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C、D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文化有高尚、先进、优秀与庸俗、落后、腐朽之分。
1.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这是潜移默化的重要表现。(1)从静态看,人们所处的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动。(2)从动态看,人们所获得的文化熏陶,常常发生于人们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中。(3)文化生活中人们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2.人们主动学习,自觉感悟文化的过程与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人是否矛盾?
不矛盾。人们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劳动技能,而且潜移默化地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和道德修养。
3.有人说,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1)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离不开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脱离物质生活条件任意扩大文化影响的作用,会走向文化决定论的歧途。
【典题训练】
(2010·江苏单科T20)近年来,中国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说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演出及其影响为背景材料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规范解答】选B。中国乐能够在欧洲受到欢迎,满足欧洲听众的需要,说明中国乐既是中华文化的魄宝,也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没有体现,C、D两项观点错误,均不选。
1.民族节日在民族文化中有着怎样的价值?
提示: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我文化因素,从形成看,它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从作用看,它是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感情的方式;从功能看,它充当着充分领略民族文化韵味的平台。
2.民族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提示:(1)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遗产是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对于世界文化来说,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对于当代社会来说,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责任。
3.有人认为,文化多样性就是指多元文化,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这种说法不对。
(1)文化有内容、形式的差异,也有性质、层次、功能的区别,这些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多元文化特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多样性,如民族的、区域的、社会的等。[ks5u]
(3)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即意味着民族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差异,又呈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因此不能把文化多样性等同于多元文化。
4.有人认为,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与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要求、与进行文化选择的要求相抵触?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强调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主要是针对所谓“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挤压、欺凌、排斥而言,这一要求,与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要求,与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与进行文化选择的要求并不抵触,是处于不同话语系统的不同要求。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