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_神奇的货币 2012年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讲练析word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1-04 15:52:35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考点 考纲解读
1.货币的本质 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把握货币的基本职能;结合国家采用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了解结算与信用工具;识记外汇和汇率;理解汇率变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及世界的影响
3.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说明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能根据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相关计算;理解供给与需求、影响价格的因素
4.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明确需求定理;归纳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5.消费及其类型 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评价不同的消费类型;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说明消费结构
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结合具体的消费行为,分析不同的消费心理;说明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商品和货币、价值和价格、收入与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多年来高考的重要考查点。经常以图表形式呈现,常与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命题。价值量和汇率以计算题形式出现,且难度较大,备考中要弄懂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汇率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强计算题的训练。
河南高考命题,将会突出对本部分主干知识的考查。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命题,涉及人民币升值,纸币购买力;以图表题形式命题,涉及物价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主观题形式命题,选择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的情境材料,考查对正确的消费观,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理解,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复习要整理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模式。准确梳理基本知识,把握重要考点,明其意,懂其理。例如:关于多变的价格,形成“什么是价格——为什么要重视价格(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怎么办(调整、控制影响价格的因素)”,真正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需求定理、替代品和互补品等基本知识。同时,要重视以下热点:
(1)利用纸币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要保经济增长,又要防通货膨胀的现实意义。
(2)结合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走势,分析住房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3)运用消费结构的有关知识,分析新中国6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用于①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②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③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温馨提示
(1)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
用价值而言的,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2)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是④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即以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⑤价值大小的职能。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就是⑥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⑦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的另一个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⑧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⑨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受货币流通 规律支配。
◆ 温馨提示
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主要区别
商品 交换 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 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存在 买和卖同时进行
商品流通 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 在货币产生以后才存在 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分离

3.纸币
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可以用价值符号来代替。纸币是由⑩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11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12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具有比金属货币更多的优点。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要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
4.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
(1)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13现金结算,二是○14转账结算。○15信用卡、○16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2)信用卡是具有○17消费、○18转账结算、○19存取现金、○20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21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信用卡可以集○22存款、○23取款、○24消费、○25结算、○26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支票是○27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 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28转账支票和○29现金支票两种。
2.外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30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31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32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33跌落。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34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35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温馨提示
汇率变动与币值变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哪一种货币的汇率升高,则意味着这种货币升值;哪一种货币的汇率跌落,则意味着这种货币贬值。货币币值的变化与这种货币汇率升降成正比关系。
 
1.概念对比: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区别 含义及实质不同 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指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