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6-21 08:17:12
师:是什么使别人改变了对她的态度?那个发卡真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吗?
(学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人的容貌并没有因戴发卡而改变,改变的只是人的心态,因她的可爱而让人感到漂亮,“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那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验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讨厌自己,对于那些已经成为无法更改的客观现实,与其整天抱怨苦恼,还不如坦然地自我悦纳,即以积极、赞赏的态度来接受自己。
活动二:怎样看待自己的外表和缺陷?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列举)课前收集的“有缺陷的成功人士”事例。
讨论:他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外表和缺陷的?为什么外表平平甚至缺陷并不能阻挡他们成功?
全班交流分享:每小组推选出1——2位同学在班里交流。
师归纳: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我”是独一无二的,有什么理由不快快乐乐地接受自己、欣赏自己呢?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要做到悦纳自己,就应该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发扬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将心比心,能悦纳自己的人也更容易悦纳他人。
基本结论一:(板书)
一、悦纳你自己
1 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2 悦纳自我也容易悦纳他人。
活动三:自我形象设计。
(学生可以分别从“现实的自我形象”和“理想的自我形象”两方面,从容貌、身材、风度、气质以及未来的职业等方面进行设计,还可以配合相应的表演进行展示。此活动不限制在课内完成。)
师:根据以上活动,你认为哪些方面你已经达到,哪些方面通过努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
学生以“完善自我”为题制定一个计划,在课本29页上将计划和同学的评价记录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师归纳:除了生理自我中的某些方面难以改变,我们应不断完善可以完善的方面,提升内在品质。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树立自己的形象:
1、 注意外在形象,培养自己的气质、风度;
2、 培养活泼、开朗、豁达的性格;
3、 语言、行为文明礼貌。
基本结论二:(板书)
二、完善你自己
1 善于把握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
2 注意吸取别人的优点,补充自己的不足。
3 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进取。
(四)归纳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必为自己某些方面比别人强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为自己在某些地方不如别人而垂头丧气。对于可以改掉的毛病,应勇于改正;对于诸如生理条件等无法改变的方面,我们要敢于面对,承认它、接受它,还应当在学习上、修养上下功夫,培养内在美。
总之,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才能使自己得到不断的发展,成为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自身的价值也才能体现出来。
最后,请大家一起朗读30页的小诗《无题》,感悟诗歌传达的意境。
 
 2.2感受青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步入青春期后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变化特征,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2、通过“我长大了”,感受青春的快乐与烦恼。
3、引发学生思考:我将怎样度过自己的美好青春?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青春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准备:课件、照片(学生不同时期的照片)
教学方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活动1:老师让学生展示准备好的照片。
老师提问:看到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大部分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得出:“我长大了”的感受)
过渡:长大,不仅仅从生理上表现出来,而且还表现在心理上。我们是中学生,告别了童年,迈进了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青春期。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代。天真烂漫的童年已离我们远去,青春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活动2  :对比着不同时期的照片,结合P31漫画分小组讨论相关经历和体验。从中体验与分享步入青春期的各种身心变化。
学生写成长日记:《我长大了》。写完后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总结:青春期的各种身心变化,都是成长的必然表现,都代表着你的长大。不必担忧,也无需恐惧。
过渡:通过刚刚大家的讨论,我们都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让老师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有人说青春是快乐的、美好的,充满欢歌笑语;可也有人说青春是烦恼的、困惑的,一路崎岖坎坷。谁能告诉大家,青春的滋味是怎样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心灵导航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青春的喜悦有有哪些?青春的烦恼有多少?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并给以肯定和表扬。
活动3:将学生分为快乐组与烦恼组。分阵队讨论,分别将青春的快乐与烦恼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老师总结:的确,在青春期,我们会有许多苦恼,但更多的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青春究竟是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究竟青春应该是怎样的。从活动中学生产生共鸣:青春是青涩的,是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掺杂在一起的。)
课件展示:青春的英文表达:YOUTH      
老师寄语:
Y――友谊,纯洁心灵的碰撞;
O――快乐,幸福与成就;
U――力量,朝气、灵气与勇气的汇合;
T――智慧,知识渊博的人生;
H――运动,健康体魄的保障。
设疑:你的青春是怎样的?有没有烦恼?你是怎样面对的?(畅所欲言)
名言:“青春让每个人都开花一次,但并不担保都结果一次。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岑桑
启发:思考这句话,说一说“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2.3《男生女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与分析男女生交往过程中的现象,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异性同学,明确男女生交往的必然性,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
2、能力目标:掌握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3、知识目标:了解男生和女生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均在于:男女生应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正常交往。
教学方法
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设计思路
(一)兴趣导入
(出示两组照片:一组是两张婴儿的照片,另一组是一张男女中学生合照的照片)
师:两组照片哪一组更容易区分性别?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进入中学以后,同学们会悄悄地发现无论自己还是周围的同学在生理上都在发生着变化,因为你们已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成熟使性别特征也越来越明显,男生更像男生,女生更像女生,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近“男生,女生”。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7页第二单元第三课。
出示课题:男生,女生
(二)自主探究
(播放歌曲《我是女生》,出示歌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