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区别
能力目标: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生活服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优越性,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既认识网络的无限性,也认识它的现实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1、导入语:(由教材“引言”导入本课的教学。)
2、板书框题: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讲授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第一目:网络沟通无极限
1、网络沟通无极限(第一课时)
(1)网络生活很丰富
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 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问药,不用舟车劳顿,不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活动一:“感受网络沟通无极限”
讨论回答:
①小梅得救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没有互联网,小梅的病症很难作出准确的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联网,小梅得到了世界和第医生的帮助,这就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仅没有飘洋过海,而且也没有花费请名医的巨额费用,就及时得到了诊断与治疗,这是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能发生的佳话。)
②想一想,要是没有互联网,教材“引言部分”介绍的小华与jack的故事中的小华与jack能认识并发展起友谊吗?
③互联网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这就是发散性思维了。可以指导学生先独自思考,或者在小组讨论。老师最后适当分类总结归纳,如工作、学习以及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上等。)
教师小结:
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它的发展让世界变小,它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最新的信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络的发展涉及到各个领域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人类发明了电脑,电脑与电脑的联结就是快速的知识与知识的连接,人们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里接收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可以这样认为:“人—网络—学习—人”,总的来看,最终从电脑上受益的是我们人类,我们在网络中交流,在网络中学习,在网络中得到进步,回过头来继续发展网络,我们再继续学习,继续进步。
(2)网络交往新空间
活动二: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
说一说:
①你在网上主要关注:A、新闻 B、学习资源 C、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D、音乐、影视
E、游戏 F、聊天 G、其他
②你心目中的网友是什么样子?
(此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互联网的基本态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加以引导。)
③与你保持固定联系得网友有几个?你知道他们的国籍、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真实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