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平等尊重你我他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情感态度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平等的意识,尊重的意识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并进而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理性的主体,都有自己的尊严。因此在交往中,不管性别、条件、地位如何,都是平等的主体,没有尊卑优劣之分。在青少年中,有一些人与人交往中缺乏起码的尊重,以致伤害他人情感的事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树立平等交往、尊重他人的观念,这也是正常交往产生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基本要求。
讲授新课:
1、人生而平等
(1)每个人都有做人的尊严
【一件珍贵的衬衫】——KP109活动
○ 国家总理和普通工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人生来是平等的,地位的差异没有超越人格的尊严,更没有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总理在平等待人上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 你是否因为家境、智力、身体等原因而产生过“优越感”或“自卑感”。
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 把你成功克服“优越感”或“自卑感”的经验说给大家听。
克服盲目的“优越感”或“自卑感”的关键是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地对待自己、评价自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
【人不可貌相】——KP110活动1
○ 相貌主要取决于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以貌取人?
相貌主要取决于天生。人与人之间相貌是有区别的,但是相貌的好坏并不能够代表人品的好坏,素质的高低,以貌取人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也是不能平等待人的表现。
○ 我们判断一个人、与人交往,应该看重什么?
看重他的品德、学识和他对社会的贡献等。
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取长补短,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3)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平等对待弱势群体】——KP110活动2
○ 你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
这些同学的行为是错误的,他们不能够平等待人,不懂得尊重他人,是缺乏道德的表现。
○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弱势群体?
妇女、儿童、残疾人、老人、农民工……
○ 你能设身处地体验处境不利人群的酸甜苦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