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待你我他 知识要点 陕教版八年级上第六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2-26 20:11:05

第六课:平等对待你我他

1,      平等的含义:平等主要指公民在人格上的平等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      法律地位平等的含义:在我国,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也都必须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的受到法律保护,公民的违法行为都一律依法予以追究。①②③④⑤

3,      为什么要平等待人?①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平等待人,体现着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人格的尊重,②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身体,家境,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大师这些差异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不平等,③平等待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

4,      如何做到平等待人?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别人在身体、智能、家境等方面存在差异,而歧视,嘲笑他人,②平等待人,就不能凌弱欺生,而应该以真诚、友善的方式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平等待人的体现。

5,      人格尊严的含义: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6,      肖像权: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7,      如何维护自身的肖像权?答: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8,      名誉权:法律规定:“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使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谩骂他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人格的行为都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9,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①侮辱:指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

10,  荣誉权:法律规定:任何组织、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也不允许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

11、姓名权:法律规定: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