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教案2 八年级政治上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09 09:24:26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点。

    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根据问卷调查进行统计)

    对互联网有些了解和喜欢上网的超过半数,在网吧上网的人数多于在家上网的人数,上网查资料和学习的人数几乎等于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的人数,认为网络既有利也有弊的人数占大多数,家长对上网有限制的占大多数。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新的课程理念,熟练掌握和驾驭教材,取长补短,结合目前学生上网的特点,采用启发诱导、问卷调查、课堂讨论、情景模拟、课堂辩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使学生懂得网络交往既有利也有弊,能够提高自身的辨别意识和判断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和干扰,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和上网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意识,真正将学习理论与提高思想品德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    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教学难点】    网络交往的弊端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投石问路)进行课堂调查,了解初二学生上网特点。

    ①同学们了解国际互联网吗(WWW)?了解的同学请举手。(统计人数)

    ②同学们喜欢上网吗?喜欢的同学请举手。(统计人数)

    (概括统计结果,初步肯定网络相对来说是一种新事物、符合科技发展潮流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打消学生谈“网”色变的顾虑。)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板书)

    (抛砖引玉)同学们再思考:

    ①你们上网做什么呢?(鼓励学生相互自由交流)

    ②互联网有什么作用呢?

    (导读课本66页第1段情景资料)在学生发表个人看法的基础上,教师概括网络的主要作用: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看新闻、办商务、听音乐、查资料、交朋友、玩游戏等,简直无所不能。

    (导读课本66-67页第4段情景资料,由同学相互自由交流个人看法。)

    (课堂调查):

    ①你有电子邮箱吗?

    ②你会在网上聊天吗?(文字、语音、视频)

    ③你在网上参加过博客论坛吗?

    ④你有网友吗?你知道他们的个人真实情况吗?

    (讨论:你认为网络交往有什么好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结合教材进行概括,指出网络交往的五个特点)

    ①开放性。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扩大了交往的领域、对象。

    ②平等性。它超越辈分、年龄、职业、地位、相貌、肤色,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

    ③自主性。可以突破专业限制,只要想学,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④虚拟性。可以突破现实交往中的角色限制,自由选择交往对象。

    ⑤交互性。可以实现交往对象之间及时的间接的相互交流。

    (67页“相关链接”可以由学生在课外阅读。教师概括,得出结论)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板书)

    (导读课本68页第3段情景资料)

    (概括:网络的作用很多,其中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是网络的一个突出的作用)

    (讨论:网络交往的好处有哪些?)

    ①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交流方式和互动手段,加强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

    ②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扩大交往的对象和范围,建立新的友谊;

    ③可以开阔视野、学习新知。

    (导读课本70页第3段情景资料)

    (诱思:网络交往有没有坏处?其坏处表现有哪些?)(小组讨论、个人竞争发言,教师引导概括)

    ①一些网络聊天者使用语言、词语不文明、不规范;

    ②一些人引诱欺骗青少年感情;

    ③部分网站和上网者传播黄色、淫秽、迷信、反动的资料;

    ④容易造成迷恋网络心理,可能导致上网成瘾,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甚至诱发犯罪。

    举例:(2002年辽阳讯 )闻某13岁,是辽阳市辽化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五一”放假期间,他开始泡网吧,母亲怕影响他学习,不给他钱,他就自己在家找。母亲只好把家里2000元现金缝在衬裤里。5月26日这天,他没有找到钱,气得打母亲,让母亲骂了几句,就马上到厨房拿刀砍向母亲,母亲倒下后,他又连补二十余刀,然后将家里的电话线剪断,从母亲身上拿走1000元钱,和同学去鞍山玩去了。

    (2005年9月25日,生活新报报道)为了上网吧玩游戏,14岁的小阳(化名)竟然抢劫80多岁高龄的老人,将老人捡破烂换来的80多元钱抢走,用于上网玩游戏。

    (启发思考:网络交往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弊端?)

    (导读课本71页第3段。课堂演讲:由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做概括讲解。)

    (二)网络交往──把锋利的双刃剑(板书)

    (探究:网络交往既有利也有弊,同学们思考: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

    (举行随堂简单辩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并通过举手表决,统计结果)

    (教师概括点评)如果多数学生认为网络交往利大于弊,那么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肯定学生的看法是正确的,而且会动脑;如果多数学生认为网络交往弊大于利,那么教师也要肯定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但应强调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抓住重点和主流,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该指出,网络交往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使用网络的人千差万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和行为,也就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互联网与其他一切科学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它究竟是给青少年带来幸福还是带来弊端,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