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教案1 八年级政治上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09 09:26:15

1.【教学内容】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的第二框题,学生在第一框中学习了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与两面性),能从对网络正面作用的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而本框两目则侧重于如何避开网络伤害,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主要从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两方面来谈。没有对网络正面作用的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不能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没有对网络负面作用的正确估计与及时过滤,不仅谈不上享受,还会受到伤害。因此,只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趋利避害,我们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2.【学生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负面信息扑面而来,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与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网络交往的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一旦上网,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也可能在无意间参与其中,推波助澜,破坏网络。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中明确自己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网络交往的规则,了解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培养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3.【设计思想】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交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本课主要以学生探究活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同时辅以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以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学习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交往为背景,以培养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正确进行网络交往的需要为落脚点,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针对具体的情境案例,分析背后的原因,找出其蕴含的知识与能力,打开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直观演示法:利用播放Flash、图片等手段,结合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注重设计并利用好调查结果来进行课堂教学,将火热的现实生活、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以及教学目标结合起来。

3)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或集体讨论(小组合作式学习、班级分享式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培养探究学习能力。同时发挥成员间的相互教育作用。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学会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增强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的强烈愿望,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抑恶扬善,遵守网络规则,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5.【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必要的网络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遵守网络规则,积极预防网络危害。

教学难点:通过身边学生的遭遇,激发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的强烈愿望,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6.【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有关网络危害事例及网络交往的有关要求。让学生搜集身边或最近媒体上报道的因为网络使用不当导致身心受伤害的案例。如果条件有限,老师事先准备好相关事例。

 

教学内容

     

 

设 计 意 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实话实说

导出课题

 

第二框: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导入:众说纷言话网络

【多媒体演示】Flash 短片《网络生活》,并要求实话实说:

1)你上网吗?你在哪里上网?

2)每周上网时间是多少?

3)一般上网干什么?是否有网友?你玩什么游戏?

4)网络给你带了什么?

导言:有人戏称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事实上,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网络交往确实是利弊并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趋利避害,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投影课题: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学生观看短片,感受网络交往,实话实说对网络的看法,再次体验网络生活。

 

 

听述导言,明确学习内容,并且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

 

让学生回归生活,感性体验。

 

话题导入,吸引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课堂调查

体验网

 

 

第一目:学会自我保护

 

1. 网络交往对象不可捉摸——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活动1课堂调查PK

【多媒体演示组织班级调查 “你眼中的网络危害”,让学生分组汇报课前调查到的网络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典型事例。

链接案例,加强印象:

1)网友爽约,女孩伤心欲绝服药自杀;

2)要钱会见网友被拒绝,一少年挥刀向父亲(搜狐网站)

提问:有一网友陌生邀请你见面,见还是不见,为什么?

小结:网络世界是虚拟的,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投影网络交往对象不可捉摸——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学生结合课前的调查情况回答,介绍课前调查所得到的网络交往中遇到的典型例子,分组竞赛。

 

结合案例,归纳网络危害,讨论陌生网友邀请见面,如何应对。

 

小组讨论交流,经验共享。

 

让学生明确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时时提高警惕,筑一道青春防线。

 

 

让学生明确网络世界是虚拟的,网络交往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2.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活动2:出谋划策你能行

【多媒体演示Flash短片《小萍的求助信》:小萍在上网时遭遇了色情网页,由于好奇,上网一观,结果深感不安,同时又由于发现网上购买MP3较为便宜,她很困惑。

出谋划策1小萍该怎么办?

《青春防线》: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70%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几类严重犯罪。

出谋划策2看了70%这个数据后,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该如何为自己筑一道青春防线?

小结:诱惑永远存在,陷阱就在身边。作为网络游客,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免受伤害。

投影: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提高辨别觉察和抗诱惑能力

 

学生各抒己见,畅想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并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面对网络色情暴力,探讨如何筑起一道青春防线。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经验共享。

 

通过阅读小萍的求助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网络中会出各种不良信息,提高学生辨别觉察和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发挥成员间的相互教育作用。

 

 

 

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第二目:遵守网络规则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活动3.各抒己见评恶搞

案例一:《网络恶搞1》:小英雄潘冬子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并希望挣大钱的拜金主义先锋;黄继光摔倒了顺便堵了枪眼;董存瑞的死因是被炸药包的两面胶粘住了……

合作探究:

1面对这些以恶搞为趣的网民,如果今天给你一个与他面对面的机会,你想跟他们说些什么?

 2、你能列举网络中类似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吗?你得出什么启示?

3、怎样遵守网络道德?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理解)

小结:人有娱乐的权利,但不能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网络并不是一个可以任你随意驰骋的地方。

投影: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学生积极思考,畅谈感受,指出网络恶搞的危害,明确网络交往的自由是有限度的。

 

 

根据课前调查,列举网络中不文明行为,探讨网络道德,做文明的网民。

 

小组讨论交流,经验共享。

 

 

让学生明确网络交往的自由是有限度的。上网要受限制、守规则。

 

让学生参照、审视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来维护网络交往的环境,加强公德意识的培养。

 

 

 

 

2.网络交往要遵守法律

 

案例二:《网络恶搞2孙燕姿歌迷恶搞人民币,央行称违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4条的相关规定,最高可罚款5万元。

合作探究:

1歌迷是抱着什么心态去恶搞人民币的?恶搞人民币会造成什么危害?

2 歌迷的行为要受法律制裁吗?为什么?

3、说出你所知道的网上违法犯罪的事例,讨论分析其危害。

小结:在公共生活领域,一个法盲的好奇心注定要受到制裁。我们进行网络交往,要遵纪守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

投影:网络交往要遵守法律

 

分析歌迷恶搞心态及严重后果,举出网上违法犯罪的事例,剖析其危害,得出在网络交往时,要遵守法律。

 

分组思考,合作学习,经验共享。

 

由于学生对新奇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旨在让学生进行自我

教育。

 

让学生牢固树立法不可违的观念。让学在比较中明是非会权衡做选择。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