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09 23:06:39

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

 

江南初级中学

 

课标要求:知道正义要求每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2.能力目标: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的践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要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义正直的优良品德;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做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正义就要遵守正义的制度。

教学方法:情景分析法、讨论法、活动教学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班级内有正义感的学生,正直的学生及其相关事迹。

2.学生准备:

1.设计教材112页的故事结局。

2)查阅资料:收集有关正义的格言警句;收集我国正义人士的事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教学程序

活动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一:谁该获得保送名额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设问: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来确定人选?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

仔细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拨:自觉维护正义就要遵守正义的制度

 

 

活动二:说一说,议一议

设问:1、校园内、班级内还存在哪些不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的不文明现象?2、我们应该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说一说不文明现象,讨论应该如何去做。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制度规则就在身边,能自觉践行。

归纳小结

作为中学生应该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勿以善小而不为”,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活动三:忍气吞声还是讨个说法

选取学生设计的不同故事结局,请学生发言。设问:1、面对非正义行为,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各自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2、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讨论。

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白以消极态度对待非正义行为,会产生不利的社会的影响。

 

 

归纳小结

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活动四:做富有正义感的人

设问: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你作为“旁观者”和“当事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说一说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理解什么是正义感。

 

点拨: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活动五:感动我们的正直的人

点拨: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讲一讲:

1、我国正义人士的事迹。

2、有关正义的格言警句。

说一说班级内正直的有正义感的同学及事迹。

通过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正直是做人的优良品德,受到感染,树立做有正义感的人的信念。

活动六:讨论“如何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中学生”

点拨:做富有正义感的中学生,首先要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升华道德境界。其次是践行,去伸张正义。作为“当事人”,能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作为“旁观者”,能见义“巧”为,匡扶正义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推荐学生代表交流发言。

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课堂小结

 

1、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  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树立正直的优良品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情感、能力延伸

情景分析

材料:

1、小偷与李大妈。

2、王建设被追授“周口市见义勇为青年英雄”荣誉称号。

思考并回答问题。

 

 

 

 

 

 

 

 

 

 

 

 

 

 

 

 

 

 

 

 

 

 

 

 

 

 

 

 

 

 

 

 

 

 

 

 

 

 

 

 

 

 

 

 

 

 

 

 

 

 

 

 

 

 

 

 

 

 

 

 

 

 

 

 

 

  

附件1:板书设计:

   自觉维护正义

一、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1、自觉维护正义就要遵守正义的制度

2、面对非正义行为应采取的态度

二、做有正义感的人

1、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2、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3、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德

4、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附件2

讨论材料:

1.邻居李大妈回家时,发现小偷在她家行窃。被发现后,小偷冲出门,李大妈紧追下来。在楼下,小偷慌乱中脚踩在西瓜皮上,摔成骨折。在众人要痛打小偷的叫喊声中,李大妈力排众议,坚持将小偷送到医院治疗。后来,小偷被感动了,痛改前非。

请回答:(1)材料中哪些人物的行为是正义的,哪些是非正义的?

2)对于李大妈的行为,你有什么感受?

2.阅读下面的材料,让我们一起感受英雄是风采。

        王建设被追授“周口市见义勇为青年英雄”荣誉称号

    近日,为表彰河南周口籍务工青年王建设同志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引导和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王建设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共青团周口市委下发决定,根据《河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奖励办法》,追授王建设同志“周口市见义勇为青年英雄”荣誉称号。

     王建设系周口市扶沟县固城乡大王村村民,200559,在制止一起深圳市宝安区福 永镇发生的街头抢劫事件时被三名歹徒打成重伤,于15日不幸光荣牺牲,年仅29岁。王建设同志家境贫寒,少年时跟着叔叔长大。他勤劳勇敢,热心助人,谁有事找他帮忙,很少说“不”。到深圳打工期间,他乐于助人,见到有困难得人、事,王建设总是热情相助;他的英雄壮举,在当地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行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展示了当代河南青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崭新的精神面貌,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英雄之歌。
  共青团周口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向王建设同志学习,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学习他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把英雄的精神化作自己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河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请结合本课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共青团周口市委为什么要追授王建设同志周口市见义勇为青年英雄”荣誉称号?

2)共青团周口市委根据《河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奖励办法》,追授王建设同志“周口市见义勇为青年英雄”荣誉称号,这件事本身说明了什么?

3)读了王建设的事迹,你有什么感想?

4)假如你遇到此类事情,你会像王建设一样挺身而出吗?请说明理由。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