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未来道路我选择 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未来道路我选择
大连世纪中学 吴晓红
教材分析
1、本课简介:
本课出自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全一册。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本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分为四个单元共十课,本节课内容属于第九课。
2、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重、难点:
本课为第四单元第九课。根据课程标准,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为:满怀希望,迎接明天。其内容可理解为——要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需要有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学会合理选择未来的道路,从而拥抱美好未来。因此,本课不仅在本单元中,在整个本学期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清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了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了解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现状,能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既要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又要学会面对即将毕业后的人生的重大道路选择,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
3、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难点为:要学会如何面对选择带来的相应的后果和责任。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对独立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式,思维活跃,开始乐于质疑、争论,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尝试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很感兴趣。因此,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之外,还注重创设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经历在“做中学、学中得”的探究过程,更进一步地体会思考的重要性,并从中得到思维的锻炼提高。
此外,该年龄段的学生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喜好发表个人见解。与此同时,通过两年的学习、磨合,他们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意识与经验,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适当地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思考的乐趣。
2、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具备的基础知识:
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将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发展能紧密地结合起来,认识到我们的共同理想,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3、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具有的学习技能和策略:
通过两年来的学习训练,学生已掌握了收集资料的方法,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阅学习资料,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从中提炼有用信息,从中归纳出观点、结论,形成自己的理解认识。有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够与他人分工协作、交流不同的见解,对学习成果,能够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总结、展示,如制作简单的幻灯片、进行短剧表演、演讲、手抄报等。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分析结果,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旅途中的选择。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双重转变,即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中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教师引导导,学生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及客观环境,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解答问题。教师通过设计“在一天的生活中,你会遇到哪些选择?在曾经面临的选择中,哪些又是重要的?你是如何面对的?”等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评价方面,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方法上,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当堂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评价内容具体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通过课堂思考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方式为当堂及时反馈,教师或其他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当场评价,指出闪光点,同时纠正不当之处,对于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评价。参考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表现的情况,由学生自己和其他小组成员给出评价结论,包括:参与活动态度是否积极,小组合作中有无承担分工任务,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等,在课程结束时,总结评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设问:(1)在一天的生活中,你会遇到哪些选择?(2)在你曾经面临的选择中,有哪些是重要的?你当时是如何面对的?(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问题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学生在思考的同时,老师可以先举自己的事例,(比如举我在面对中考时、高考、婚姻时的选择的故事),学生十分感兴趣,也使学生在讲自己的故事时,既轻松又愉快。
教师归纳:大家的发言说明,生活中每天都充满了选择,而一生中每个人都会有几次重大的选择,中考就是其一,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未来道路我选择(老师板书)
2、新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P132刘杉的故事并思考书中的问题。
教师:刘彬的苦恼师怎么造成的?
学生1:面临中学毕业后的出路,不知该如何选择。
学生2:不知是该听父母的,还是按自己的喜好,或是按社会需要。
教师:刘彬的这次选择会对他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1:也许会一帆风顺,事业成功。
学生2:如果它只按照自己的意愿,不考虑父母的建议和社会需要,也许,会一事无成,甚至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
学生3:不管如何选择只要自己努力会有收获的。
教师归纳:人生的道路,有无数的选择,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板书:生活的岔路口 ——慎重选择)
教师:你认为刘彬应该如何做才能作出明智的选择?(讨论)
学生1:客观真实的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学生2:多掌握一些社会需求信息。
学生3:多与父母老师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
教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都面临着刘彬所面临的问题,这是你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门槛,你能客观分析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吗?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这个表格。(学生每人手中一份表格,先自己填写,然后小组内交流,并用各种颜色的彩笔附上其他同学的建议)………………………………【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