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话古今(一)》教案 人教版 思想品德五年级(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25 08:23:19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案

 

.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知道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从服饰和建筑的角度,了解我国服饰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他们的特点。由此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的发展。

4.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

1.人类从发展到现在,在饮食服饰建筑方面的进步。

2.中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预习,回答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饮水思源”。

    每个人都知道: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此之多,我们就该了解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感受其来之不易。

本课就从吃穿住三方面来研究社会的发展。

(二)新授:

1.

1)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北京人开始使用火。在此之前,人类不用火甚至害怕火。人类就开始生吃动物的肉 骨髓野果鸟蛋等。但这些东西腥臊 恶臭,不能除,伤肠胃,多有疾病。

2)燧氏人发明了钻木取火,吃上了熟食物,从此告别了饮血茹毛的时代。人类的身体得到了好转。(思考: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

3)随着人口的增多,动物熟食已远远赶不上人口需求。炎帝经长期实践发明了农耕。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4)人口越来越多,需要有足够的粮食来供应,如何能够提高产量呢?古代劳动者经长期实践和总结得出了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掌握了节气歌,就可以适时耕种,这样就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满足人口需求。

(5)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a.筷子可以激发大脑,而且使用方便。这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独具风格的重要餐具。

b.阅读p32页《屈原的故事》,了解粽子的来历。

c.向学生简单介绍馒头的来历:三国时代,当时南蛮的孟获不断骚扰蜀国。诸葛亮带领泸水一带的百姓来抵抗,时时有人掉下水,泸水的毒性很大。诸葛亮出了迷信的主意:用泥捏成脑袋的样子蒸熟,当作祭品来祭祀河神。所以这种面食一直流传至今。即“馒头”。

6)在吃的里面学问可不少呢!当然中西的饮食文化也有许多的差异:中餐以煎炸炒炖为主,西餐以烹饪为主。中国家庭过年过节菜肴特别多,西方人不喜欢铺张浪费。中国实行合餐制,西方实行分餐制。利弊可想而知。

2.穿

穿衣是为了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你知道衣服是怎么发展来的?

1)在几千万年前,祖先用骨针缝合兽皮做衣服。

    2)六千年前,人们已经把野生麻织成麻布,但它极为不舒适对皮肤有不良的反映。

   3)千年前制成丝衣,但价值昂贵,普通人难以承受这个价格。

    4)两三千年来,我国有了棉花种植,有了纯棉制品。

      ………..

      我们还有好多设想呢:纳米材料的衣服。

      穿着还能看一个人的地位。

       唐朝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它的服饰有传统的咯内龙凤图案。官服分为:三品以上紫袍,五品以上绯袍,六品以下绿袍。

清代以旗袍和马褂为主。

龙袍是皇帝的象征,是皇权的象征。一般官员以蟒袍为贵。

一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至九品绣四爪五蟒。普通男子普遍穿裤,夏有凉帽,冬有暖帽。

满族妇女以旗袍为主。

在这里,中国的丝绸之路可是闻名于世的。(观察地图:丝绸之路到了哪些地方?)

 3.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在很久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呢?

1                 最初,南方人在树上搭窝,北方人在低上挖洞,以避风寒。(讨论:他们为什么在树上搭窝呢?)

2                 观察p39页的图片。(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房屋复原图)

随着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房屋文化的内容有也越来越深了。

中国传统的建筑以庄重优雅为主,采用对称空间的构图方式,笔彩庄重而凝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雕刻在装饰手法中占主要地位,有浮雕和圆雕等。

a.       格门格扇有利于通风采光,还可以成为装饰物。

b.       用斗拱将木块跤合

c.       锁上还有山水画,诗人,人物故事。

3)以上是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我们来放眼世界,观察世界的建筑风采。

a.哥特式建筑:以高耸细长的塔楼为主。

b.铁艺线条流畅简洁,工艺细腻。

c.圆拱形建筑千变万化。

4)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的建筑和居家文化不仅有传统文化,还融入了其他国家的文化。

a.沙发是sofa的音译外来词。

b.席梦思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具体讲解我们明白了: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创造了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总是在变化的。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