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家园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6 07:56:49

美化家园

  教学目标:

  1、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继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难点:

  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课前准备:

  1、教师、学生课前准备:干净整洁和凌乱不堪环境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垃圾分类及其处理办法的图文、音像资料。

  2、教学器材:电脑、投影。

  3、教学课件:垃圾分类的方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懂得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意义。

2、学习垃圾分类及其处理办法。

3、将课上学到的垃圾分类方法用于真正的生活中。

1、观看美好环境和糟糕环境的对比照片。

2、根据已有经验尝试着给垃圾分类。探究给垃圾分类的方法。

3、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做法,付诸行动。

1、播放材料,激发学生环保激情。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提供相关资料。

3、组织讨论,帮学生参与实践。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调查小组:环境留影组、采访小组、知识收集组。

  2、分组活动:

  活动一:我为环境留张影,比一比谁是细心的摄影家。

  要求:既要拍出美景,也要照出不足。

  (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环境图片和影像的材料)

  活动二:调查垃圾最后的归处。

  (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以实地采访)

  活动三:收集垃圾分类的资料。

  (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上网查资料)

  3、教师将资料整理成册。

  二、情境激情:

  1、过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环境留影组的调查结果吧!

  2、课件出示同一地点打扫前与打扫后的对比照。

  3、请小观众们自由谈谈观后感受。(干净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经过打扫可以变成整洁的环境)

  4、过度:脏乱的环境经过人们的打扫、整理变得干净了,可是那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呢?

  5、请采访小组小调查员介绍自己的采访收获。

  6、教师播放垃圾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图像。

  7、学生观看后可自由提问。(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8、介绍垃圾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9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