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 2011年高考复习专题
免疫的概念
1.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
2.机体通过免疫反应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3.免疫类型如下:
淋巴细胞、抗原、抗体和细胞因子
1.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免疫器官——淋巴结、胸腺、脾、胸腺、扁桃体、骨髓
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免疫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抗原特性
⑴ 一般具有异物性:来源于身体某部分或体外
⑵ 大分子性: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大分子
⑶ 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免疫细胞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3.抗体
⑴ 受抗原刺激后,由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糖蛋白。
⑵ 作用:通过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为清除抗原创造条件。
⑶ 分布: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乳汁)。
4.细胞因子
⑴ 白细胞介素能够增强淋巴细胞效应,属于细胞因子;
⑵ 干扰素有广谱抑制病毒增殖等功能;
⑶ 穿孔蛋白引起靶细胞蛋白与核酸降解。
体液免疫的过程
细胞免疫的过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联系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
作用对象 | 抗原 | 靶细胞 |
作用方式 |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释放穿孔素、毒素等,促进细胞免疫作用 |
联 系 | 1.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而予以彻底消灭 2.细胞免疫的作用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后,再由抗体消灭之(两种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机体感受过敏原的再次刺激引起的
特点:发作快、反应强烈、消退快
2.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3.免疫缺陷病: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SCID) 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S)
艾滋病的病因、传染途径、预防措施
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疫苗)
(2)免疫治疗(抗体)
(3)器官移植
【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因子主要通过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D.机体只要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解析] A细胞因子可加强各种免疫细胞的作用,抗体和效应T细胞与抗原特异性结合;B风湿性心脏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D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才会发生免疫反应。
答案:C。
2.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解析] 人类通过体液免疫预防狂犬病,由B细胞增殖为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由吞噬细胞和辅助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答案:D。
3.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大,从而使
A.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 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
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 D.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
[解析] 组织胺的作用是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强,故血浆蛋白渗出,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加。
答案:B。
4.有关记忆细胞,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记忆细胞是在反应阶段形成的
B.记忆细胞在本次免疫反应中不发挥效应
C.记忆细胞产生后,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
胞,因此可以及时地消灭病原菌,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
D.只要接触一次抗原,记忆细胞就能永远地保存对抗原的记忆
[解析] 记忆细胞是反应阶段由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成,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其直接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但大多数记忆细胞有一定寿命。
答案:D。
5.有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有些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发挥主要作用,有些免疫反应中,细胞免疫发挥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