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生命科学新进展 高三生物复习系列教案
第六部分 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新进展
第47讲 生命科学新进展
一、考点内容全解
(一)本讲考点是什么?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以高新科技、诺贝尔奖成果、社会热点和焦点等为材料背景的题目“异军突起”,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如2002年全国理综卷第4、6、12题分别涉及克隆、纳米技术、诺贝尔奖,2003年全国理综新课程卷第4、6、7、26题分别涉及生态农业、细胞工程、杂交育种,2003年全国新课程卷第36、38题分别涉及基因工程、艾滋病,2003年上海卷第5、6、31、34、36和38题分别涉及绿色食品、人类基因组计划、癌、艾滋病、细胞工程,等等。
1.命题者的主要意图
①考查考生对生物学课程标准所涵盖的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及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②测试考生的思维迁移、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进行科普宣传。借助高考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和“指挥棒”功能,引导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2.试题主要特点
①“起点高,落点低”,换句话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②试题体现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如资源环境人口、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热点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情神,具有素质教育的良好导向功能。
③试题在题型、思维过程、答案等方面呈现开放性,题目中一般有一道开放性简答题,要求考生进行科学评价或大胆应用创新。
3.试题内容
(1)爱滋病、SARS、DNA身份鉴定、生物高新技术在环保上的应用等社会科技热点
(2)近三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有关生命科学的内容
①2001年(占五项)
②2002年(占六项)
③2003年(占七项)
(3)近三年诺贝尔奖成果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内容
(二)考点例析
[例1]爱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存在于爱滋病患者的细胞中,其遗传物质RNA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这样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产生HIV的工厂,每个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都可释放数百万个HIV。人若感染HIV,潜伏期一般2—10年(如图所示),一旦确诊为爱滋病,一般2-3年死于其他疾病或癌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I 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效应T细胞作用于 ;HIV失去藏身之所后,再经 作用,使HIV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
(2)B点中有少量HIV的遗传物质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潜伏在 细胞中。潜伏期过后,经过 过程,使HIV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上升。
(3)科学家研究发现HIV的表面抗原经常发生变化,这给治疗和预防爱滋病药品的开发带来了极大困难。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学家应从何人手开发治疗爱滋病的特异性药物?
[解析]本题以爱滋病这一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为材料背景,考查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及其关系、中心法则等知识的深刻理解,主要测试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1)被感染细胞,激活被感染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增加膜的通透性和渗透压,使被感染细胞裂解死亡;抗体 (2)被感染;互补DNA链的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外壳,RNA与蛋白质外壳结合组装形成新HIV,并释放出去 (3)控制HIV逆转录(或控制整合到被感染细胞DNA上的基因的转录)
[例2]2003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格•麦金农,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方面作出的贡献。阿格雷发现了水通道,而麦金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方面,两位科学家的发现阐明了盐份和水如何进出活体细胞。
右图为ADH(抗利尿激素)对肾集合管细胞管腔膜AQP2(水通道蛋白)数量的调节机制示意图。当血浆ADH水平升高后,肾集合管细胞胞浆内AQP2水通道蛋白小泡向管腔膜迁移并与之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小泡膜上的AQP2水通蛋白嵌入管腔膜,使管腔膜AQP2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增加,从而使水渗透通透性相应地增高,增高的幅度与血浆ADH升高的浓度成正比。当血浆ADH水平降低时,集合管细胞管腔膜出现胞吞作用,又形成AQP2水通道蛋白小泡迁移到管腔膜下的胞浆内。此时细胞管腔膜上的AQP2水通道蛋白数量相应地减少,管腔膜水渗透通透性也相应地降低。
回答:
(1)ADH对肾集合管细胞管腔膜AQP2数量的调节主要是 (神经/体液)调节
(2)水通道蛋白由水通道蛋白基因指导合成,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
(3)水通道蛋白的形成及水通道蛋白小泡的出胞作用与 有关( )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高尔基体④内质网⑤核糖体⑥细胞核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⑥
(4)AQP2基因突变可诱发2种结果:①肾集合管细胞生成的AQP2蛋白丧失水通道功能;②生成的AQP2蛋白仍具有水通道功能,但不受ADH的调节。则有关AQP2基因突变的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影响ADH对肾集合管水通透性的调节
B.患者必定会出现尿糖
C.患者出现肾尿浓缩功能障碍,并持续排出大量的稀释尿
D.患者尿量偏少
(5)有人认为“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是一个不消耗能量的渗透过程”,你同意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以ADH(抗利尿激素)对肾集合管细胞管腔膜AQP2(水通道蛋白)数量的调节机制为材料背景,考查知识目标主要有:体液调节,细胞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水的平衡与调节,基因突变,中心法则,以及物质的跨膜运输。主要能力考查目标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推理能力和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力。题干除给出了丰富的图形信息外,还提供了较多的文字说明材料,目的是为学生获取解答问题所需的信息提供必要的帮助。题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体现了“以能力为主导,以情景为主线,以知识为载体”的命题思想,分析如下:
第(1)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输送后,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调节对水的重吸收量,属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