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蜕变—毛毛虫 小班语言活动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10-10 20:18:31

活动背景:  

我们有一个手指游戏,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变变变成了毛毛虫,两个手指头,两个手指头变变变成了小白兔。我班幼儿对这个手指游戏非常感兴趣,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毛毛虫”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种各样的反应。然而,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知道毛毛虫最终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于是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我们试图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帮助小班幼儿感知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学习正确地使用量词,使幼儿在一边表演一边讲述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故事,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        欣赏故事、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复述故事中的短句:毛毛虫第x天吃了xx.  

2、        能简单的表演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并且知道毛毛虫长大之后会变成蝴蝶。  

3、        体验表演故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头针、树叶若干(分三块铺在地上供幼儿坐)、台灯、自制幕布、展板(毛毛虫背景图)、一个苹果、两只梨子、三颗葡萄、四块巧克力、五片树叶,一个玩具毛毛虫。  

教学重点: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积极参与活动,乐意运用语言交流,学习正确地使用量词。  

教学难点: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说短句:我吃了一个苹果。  

活动过程:  

(一)、通过皮影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了解毛毛虫的主要特点。  

小朋友,小松鼠剧场开演了,看谁先上场表演节目呢?(以皮影的形式,用手指蠕动)(毛毛虫),你们见过毛毛虫吗?他们长得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绿绿的,身上长着腹足,喜欢爬…)毛毛虫是怎样爬的?我们来学一学。(幼儿学毛毛虫爬)。老师这儿也有一条毛毛虫爬饿了,想找东西吃,它会找什么吃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表演。  

1、(播放课件,到第五天暂停)毛毛虫吃了那么多东西会变成什么?(蝴蝶)小朋友的答案对吗?我们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播完完整的课件)。  

2、毛毛虫吃了那么多的东西,可老师记不住,谁来告诉老师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什么?吃了几个?(分段出示课件),我们再完整的说一遍(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一个苹果),老师拿出一个苹果放在展板上,我请小朋友一起来吃苹果。  

3、毛毛虫第一天吃完去睡觉了,第二天它又饿了,它吃的是什么?吃了几个?我们完整的说一遍(毛毛虫第二天吃了两只梨子),我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找出两只梨子,把它放在展板上,并且连贯地说出毛毛虫第二天吃了两只梨子,请一组小朋友爬到梨子旁来吃梨子。  

4、毛毛虫第三天又吃了什么?吃了几颗?请一位小朋友再来拿葡萄,放在展板上,并且带着小朋友一起说毛毛虫第三天吃了三颗葡萄。  

5、毛毛虫第四天吃的什么?吃了几块?老师拿出四块巧克力,放在展板上。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遍。我在请另外一组小朋友来吃巧克力。  

6、毛毛虫第五天吃的什么?吃了几片?老师拿出五片树叶,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然后放在展板上,并且完整的说一遍毛毛虫第五天吃了五片树叶。请最后一组来表演。  

7、毛毛虫最后变成什么了?(蝴蝶)。我们一起来学学蝴蝶飞吧。  

(三)、以表演的形式继续巩固对故事的掌握。  

   (出示玩具毛毛虫)毛毛虫吃了那么多东西也该运动运动了,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表演吧。(表演完)毛毛虫又饿了,我们出去再去找吃的吧。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我始终以毛毛虫的口吻贯穿全文,孩子们很感兴趣。我还改变孩子们的座位习惯,结合毛毛虫的爬的特点,让幼儿全部坐在树叶上,这样孩子们很快融入到故事中,觉得自己就是毛毛虫,对于故事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掌握故事环节中,我打破以往的模式,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让孩子根据故事情节一边爬过来表演,一边把这句话尽量连贯的说出。使幼儿看起来很难的故事,变得像做游戏一样。不仅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而且还使孩子掌握对量词的了解。但是在本节活动中,我发现小班孩子对毛毛虫第x天吃了xx.这句话还是不能连贯的说出,还是需要老师的提醒。并且孩子对量词不能准确的运用,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改进。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