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1-20 12:59:19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董树林

设计理念

遵循认知规律,创造性的将主要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三部分:杂乱无序的探究→初步形成科学概念的探究→自主充分的探究。整个教学过程沿着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无知→初步形成→不断深化这样的进程进行。着力体现科学探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经历简单的推测、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和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等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认识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及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初步感悟到科学探究中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探究控制变量做对比实验的方案设计、根据方案进行溶解快慢的实验。

教学难点

探究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方案设计。

材料准备

实物投影台、研究记录表、小烧杯3/组、方糖若干、搅拌棒、酒精灯、三脚架、石棉垫分别1/组。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主题

1.出示方糖,将方糖投入烧杯液体中。

2.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板书:溶解

3.老师想要快点喝到这杯糖水,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吗?

    根据回答板书:搅拌、加热、压碎……

4.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

补充板书:怎样加快溶解

【设计思路】溶解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这里用方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来复习巩固。为进一步研究本课的问题做好知识铺垫,也自然的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这些办法是不是可以加快溶解呢?光靠我们的猜测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2.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对这个猜想,同学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证明?请小组同学商量一下。

3.学生领取自己所需的实验材料,回到组里自己做实验。4、交流实验结果,师生共同质疑,发现问题。

【设计思路】对比实验是证明各种猜测的的探究方法。但在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刚刚接触这样的的探究方法,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遵循了“活动——质疑——探究——形成科学概念”这样认知规律,在这里的活动中不作任何的指导,任由学生做实验。这样的活动看似杂乱无序,其实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从而引发孩子们的反思。

三、形成概念,再次探究

1.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做这个实验的正确方法。

2.用刚形成的科学实验方法重新验证搅拌能加快溶解这个假设。

3.再次交流实验结果。

4.小结,表扬。

【设计思路】自己发现了科学探究中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是我在这节课中想着力体现的“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老师是探究的主导”的科学课堂教学理念。所以,我和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比实验的正确做法,引导学生讨论,指出在这样的实验中应该注意那些因素。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试图去探讨什么是“控制变量”这样的科学概念。

四、独立探究,深化概念

1.对于另两个猜测,同学们想自己去验证吗?就请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猜测,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你们自己的实验方案。

2.实验方案展示交流,师生共同修改方案。

3.各组领取实验材料,独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实验结果。相同研究项目小组可以补充发言。

5.小结活动,表扬操作好的小组。

【设计思路】巩固刚刚形成的科学概念,需要通过对比实验来强化。这里的科学探究体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每组同学合力完成一个新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并将自己的实验设计提供给其他人讨论,在讨论中不断地完善实验设计。最终各组能够自主、充分的完成对比实验。

五、继续提问,拓展探究

知道这些方法能加快方糖溶解,你们想继续研究些什么?(怎样让方糖溶解的更快?)

【设计思路】科学探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科学课堂上,小学科学老师的全部任务在于引导孩子们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或者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