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区级教研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1-28 21:05:20

萧山区桃源小学 高莹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在学生认识人体需要氧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肺的气体交换作用是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让学生明白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呼吸过程中的气体变化。并且结合实验现象对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合理分析,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体验活动以及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证意识。以及认识到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用体验和实验的方法,验证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变化,并试着解释“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加快了。”

【教学准备】

学生探究准备:①保鲜袋每人1只、夹子每人1个②呼吸次数记录表每组1张。

教师探究准备:①课件(flash动画、兔子舞音乐);②实验记录表③演示材料:保鲜袋1只、吸管1支、集气瓶2只、毛玻璃片2片、竹签2根、火柴1盒、酒精灯、水槽1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现在我们国家正在举办一场大型的运动会,你们知道吗?对啊,亚运会。我们也来一个比赛项目,跳绳比赛。你们班上哪位同学跳绳很厉害的?老师想要和他PK一下。请一位同学帮忙计时,其他同学帮我们计数,并且替我们加油,然后仔细观察,我们2个人跳绳前和跳绳后的状态有什么不一样?

2.揭示课题:是啊,跳绳以后,我们2个人都是气喘吁吁的,呼吸很急促很快。跳绳呢是一项运动,今天啊我们要来研究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板书: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科学探究:

(一) 活动一:认识呼吸器官

过渡:我们人需要呼吸,人在呼吸时,气体进入我们人体又出来,那呼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观看课件“人体呼吸过程演示动画”,并让学生说说呼吸是怎样进行的,尝试描述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路线。

2、引出人体呼吸器官图。认识这些器官,再来说说气体进入人体又出来经过了哪些器官。

3、概括:气体进入人体又出来它具体经过哪些器官。实际上,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 活动二:体验空气变化

1、 过渡: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人体的呼吸离不开空气,可我们把空气吸进去后怎么又呼出来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呼吸?

2、生1:人不呼吸就会憋死呀!

2: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

3、 追问:你怎么知道它们不一样呢?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想研究一下吗?

提示:课件:先装一袋普通空气,然后用袋口封住嘴巴和鼻子,尽量不要漏气,反复呼吸,觉得难受就停下,同时把袋口拧紧,不要让空气跑了。比一比:看看谁袋中的空气不会漏掉?把你们反复呼吸直至不能再呼吸的空气收集好,用夹子夹住。          (提示要求、图片展示过程、学生读要求、教师示范)

            注:(安全教育:感到难受就停下来,不比时间长,要比不漏气。)

4、 体验: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

5、 交流:学生说说反复喜欢后的感受。(越来越觉得闷,到后来就不能呼吸了)

6、 质疑:在这个实验中,袋子里空气的总量有没有减少?没有,还是一袋空气

7、 追问:那为什么到后来我们不能继续这样呼吸了呢?为什么会觉得闷呢?

8、 汇报:是空气发生了变化,空气的成分改变了。

小结:是啊,如果空气成分没有变化,我们应该可以一直这样呼吸下去。而现在,我们却不能在同一袋空气中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了,说明经过呼吸的空气确实发生了变化。

(三) 活动三:检验空气变化

1、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空气是不一样的,它们已经发生了变化,那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导进行猜测。    (课件出示:问题)

2、 猜测:学生猜测: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板书:氧气?二氧化碳?)

3、 那么该怎么证明呢?平时发生火灾,我们会用什么来灭火?(灭火器)灭火器里装的是什么?二氧化碳。也就是说,二氧化碳能灭火。

4、 追问:能不能直接将点燃的竹签放进保鲜袋?不能,因为会把袋子点着或熔化,引起危险,所以改用集气瓶。

5 、收集需要两瓶气体,一瓶是反复呼吸过的,另一瓶是没有经过反复呼吸的。

(教师收集气体,然后实验)

6、呼吸过后的那瓶空气,火柴熄灭的快。说明反复呼吸后的那瓶气体二氧化碳多。看来,空气在呼吸前后的确发生了变化。这个实验证明了大家的猜测。

7、延伸:学习资料、提升认识

科学家们对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专门进行了研究比较,我们也来看一看,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

交流: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小结:科学家的研究和我们一致,说明我们的猜测和实验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人的呼吸过程就是在进行气体交换,把氧气吸收,将把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                                 (课件:小结填空)

(四)活动四: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过渡 :刚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跳绳比赛,跳完以呼吸很快。而我们大家平时呼吸是一直倒持平缓状态吗?如果剧烈运动后,呼吸的次数会不会变化呢?想不想测量一下?

1、课件:测量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记录在表格上)。

强调:测量时应注意什么?不能刻意控制呼吸,还要及时记录

讨论:怎样呼吸算一次(一呼一吸算一次)。        

2、测量:测量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记录——平静测量 

   测量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并记录——随音乐做深蹲运动并测量。

课件:播放兔子舞音乐(强调:注意安全,不要相撞!)

身体不好可以不参加运动,可以观察其他人在运动时的状态

3、交流:选取几组学生代表汇报。展台展示。

质疑:为什么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就会增加呢?     (课件:出示问题)

讨论:学生分析交流讨论汇报                  (课件:出示结论)

 概括: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释疑:是因为他们的肺活量不同。  

延伸:什么是肺活量呢?肺活量大有何好处呢?怎样才能增大我们的肺活量呢?                                       

   倡议: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从而获得更多的氧气。

 

三、作业巩固

1.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氮气不变,(        )减少了,(                )增加了。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3.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          )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       ),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      ),所以运动后呼吸会(        )。

4.通过今天的研究,你觉得运动起来会怎样呢?

 

五、板书设计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氧气减少        ??   

  反复呼吸后的气体                       

二氧化碳增多    ??

运动后         呼吸加快

 

 

 

 

 

 

 

 

 

  运动前后一分钟呼吸次数记录表

                                           组号:        

 

 

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组员

平静时

运动后

1

 

 

2

 

 

3

 

 

4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