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里的豌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桐乡市中山路小学 朱徐杰
一教材分析:
《豌豆荚里的豌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中的第四课。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①比较油菜和豌豆的花、果实和种子;②观察比较更多的果实与种子;③豌豆荚里的种子数。其中前两个部分是第三课《花、果实和种子》的延续。第三部分包含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蕴含了很有价值的教学意义,所以第二课时的教学以统计豌豆荚里的种子数为主。
二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以豌豆种子的“数量”为主线,引导学生完整地经历一个简单统计的操作过程和思维过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乐于同桌、小组、全班的合作;体验到用统计的方法寻找到科学规律的乐趣,课后有继续探究的兴趣。
3. 科学知识: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豌豆荚里的种子数量分布是由一定规律的。
三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人纸巾一张和个人记录表一张、同桌两人一个豌豆荚、小组豌豆荚一代和小组记录表一张。
教师材料:多媒体课件、豌豆荚、蚕豆荚、大表格、记号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出示豌豆花。
师:这是什么花,认识吗?
这朵花如果继续生长,会长成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豌豆荚。
师: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豌豆荚。
(二)数一个豌豆荚里的种子数
1.师:平常吃豌豆荚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豌豆荚里有几粒豌豆呢?
如果给你一个豌豆荚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里面的种子数?
学生想方法:剥、捏、按、透过阳光看……
引导学生选择比较合理的方法。
师:剥开的时候要保护里面的新生命。
2.剥开豌豆荚,数种子数。
学生汇报自己豌豆荚里的种子数。
3.教师出示一个剥开豌豆荚,其中五粒是饱满的种子一粒是没有受精的胚珠。
这个算几粒种子?
学生猜测。
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讲解,小的是胚珠,不算种子。
4.学生再次汇报种子数。
(三)统计分析豌豆荚里的种子数。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豌豆是几粒的比较多。
师:我们刚才已经数过了,有的豌豆荚里有3粒种子,有的有4粒种子,那么一般情况下豌豆是几粒的比较多呢?这里面有没有规律呢?我们有办法知道吗?
学生思考方法:多剥几个豌豆荚数数。
记录豌豆种子数的方法。
引导讨论:剥几个比较合适,为什么要剥这么多。
剥好了怎么样记录种子的数量。(引出统计的记录表。)
2.每人剥3个豌豆荚。
师:由于时间关系,每个小朋友剥3个豌豆荚。
教师提出活动的注意点。
学生活动。
师:从你们的记录表中能看出几粒的比较多吗?
生:不能。
引导学生思考:统计更多的豌豆荚。
3.小组统计12个豌豆荚。
学生活动,并思考:从小组的表格里能找出几粒的比较多吗?
从这两种不同的表格里能看到不同的信息吗?
4.统计全班的豌豆荚的种子情况。
小组各自汇报种子情况,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记录。
引导讨论:①从全班的表格里看到了什么?
②三种不同的表格,能看到不同的信息吗?
看看其他班级的豌豆统计情况。
(四)课后拓展:
师: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豌豆荚里的碗搜数量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中间的4、5、6粒比较多,两边的比较少。而且随着豌豆数量的增加,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出示一个蚕豆荚:那么蚕豆荚里的种子数量是不是也有规律呢? 你有办法去寻找规律吗?
多媒体出示:西瓜、苹果、油菜荚、桃子……
师:除了豌豆和蚕豆,还有很多果实的种子,课外你会选择什么继续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