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浮力》课堂教学实录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16 21:11:45

一、导入

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果把它们放到水中去,会有什么现象?

生:它们有的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

学生上来试,要求在试之前说明是什么物品。

(指名一人上来试,有的浮起来了,有的沉下去。)

二、物体受到浮力吗

师:看了这些现象,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为什么苹果会浮起来?

2:为什么橡皮塞会沉下去?

3:我想问的是为什么石头也会沉下去?

师: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沉浮和什么有关系?

1:可能和大小有关。 让这名学生上讲台试,但能举出反例,排除这种说法。

2:和轻重有关。上来试,排除。

师:那究竟和什么有关系,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感受一下,水的浮力,帮我们亲身体验一下?

1:用手去按压一下。

活动一:学生进行按压浮在水面的苹果和泡沫塑料,体验水的浮力

汇报:

1:按下去的时候,会弹上来。

2:我的感受是按下去的时候,苹果自已会弹上来。

3:我想补充,它除了浮力,还和物体的轻重有关系。。

师:不管什么物体,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根据小结,粘上板书: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活动二:

师:那么,沉在水中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生大部分:没有。

1:我认为它是受到浮力的,只是因为它的浮力不足以支撑物体的重力。

2:我也认为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受到浮力的。

师:你有没有办法证明沉在水中的物体也是受到水的浮力的?利用桌面上的材料,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汇报:

师:你们想到了哪些办法,请同学来试验。

1:我们有两种方法(上来演示)

一、用手感受橡皮塞放在水中变轻了。二、把砝码放在测力计上放入水中读数变小了。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2:我有问题,对刚才前面同学说水中的物体也受浮力,是支撑不了重力的说法有意见。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一会儿再来研究,继续说办法。

生3:演示并说明把砝码放入水中,速度变慢可以看出受浮力。

生4:把放入水中的砝码感觉变得更轻了。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无论浮在水上还是沉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

师板书出示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活动三:

师:刚才的四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1:用测力计的方法最好,因为比较精确。

2:……(补充用工具更精确更科学。)

师肯定,并补充不仅能知道有没有,还能知道多大。

师:能不能想个办法知道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放在水中不要放到底,看测力计的读数

4:要调好零刻度

5:放在水中再进行比较大小

师出示记录表:水的浮力该怎么算?

生:空气中的读数再减去水中的读数就是水的浮力。

师:还有什么注意点?

生: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生:要钩住物体?

师强调持钩也要露出水面。

(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边进行实验边填写记录表。)

汇报:

1:出示记录表,进行汇报。

2:说出记录表上测量的数据。

3……

4……

小结:

师:再来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1:它们都不同的。

生2:上一张中的一个数据减错了。(教师纠正过来)

师指出其中两个数据不同问:为什么?

生简要分析,说产生误差的原因。

师:我们下课节去研究这些问题。

 

课后说课和点评:

一、许安琪说课:略。

二、上海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姚晓春点评:

1、背景介绍,本区的一二年级已经上了两年自然,和别的省市有所不同。两节课都是一个单元的第一节课,整个单元的总起,强调经验的提及和问题的产生,让学生知道后面的研究知道要做什么。

2、提几个学生的答案:学生的关注点是浮沉,而不是浮力,“为什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学生答:“苹果比较松。”反映学生前概念,教师没有把握住学生关注的到底是什么。

学生说“受到得浮力,不足以支撑重量”,反映这个学生对浮力和重力关系认识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关注学生原有的经验,需求是什么,是我们教学的开始。

3、物体是不是受到浮力,浮力的大小怎么测量等问题应该先解决,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后面沉浮的条件就解决不好。

4、让学生的问题更加充分,认识到浮起来一定是有力量把它托起来了,把学生的思路由沉浮拉回到对浮力的关注上来。

5、假设阶段教师有无意中暗示的倾向,如沉下去的物体是受到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应保持中立,给学生的任务要非常明确,证明沉下去的物体是受到浮力的。

6、提供器材的方法:用手感受那种方法不明显。要明显一点怎么办?比如弄一个很大的容器,用一块大石头来演示。物体下沉速度的快慢比较,也可以用一个很深的容器来解决这个问题。实验器材的提供上,要考虑怎么样让学生更充分低感知。

7、“哪一种方法最好?”这里有最好和不好之分吗?这种提法不合适,应该是:“这是几种不同的方法,哪种方法合适?”看需求的。

8、测量活动不难,操作上有点问题,应该强调一下,浮力是两个读数差,在汇报时应该再次强调。汇报应让学生回忆是怎么做的,再示范一下,反复验证。

9、测浮力大小的时候难解决的问题是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的反而好解决。

…… 

记录:桐乡市城西中心小学、科学领雁班学员 钱晓良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