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5 08:58:23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第三课《食物的消化》,以食物的消化为话题,以学生的现有经验为起点展开的一堂科学探究学习活动。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对消化器官的了解大多是模糊零碎的,分不清哪些是消化器官。行为方面,学生存在着不吃早餐、饭后剧烈运动等不良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        了解消化器官,认识消化过程。

l        知道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过程与方法:

l        会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旅行图”。

l        会做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蠕动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关注饮食消化卫生,自觉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体模型、表格、彩笔、牛肉干、漏斗、塑料管、塑料膜、袜筒等。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我想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猜中了可有奖品哦。听仔细了:"上下两队兵,守在大门口,谁要跑进来,必定碎成粉"。(打一人体器官)

2、学生猜对后,老师从口袋中摸出一粒牛肉干:奖励你一颗牛肉干,尝一尝味道怎么样?你可以吃慢点,它在你的牙齿的攻击之下已经发生了变化,是吗?

3、引导全体同学思考:你们知道刚才这位同学吃的牛肉干现在在什么地方了吗?有什么变化吗?然后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粒牛肉干还会经过我们人体的哪些器官,在这些器官里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设计思路:运用学生平时感兴趣的猜谜,并且还有奖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奖品的设置是特别的"牛肉干",让学生马上就尝一尝,他在咀嚼的同时,让学生思考,从而引到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上。)

(二)认识消化器官

1、初步推测消化过程

谈话:其实牛肉干从进入人的口腔,就已经开始了它的消化之旅,通过食管它将进入我们的身体,继续它那奇妙而新奇的消化之旅。(板书课题)

1)分组推测:牛肉干在身体里还要到哪些地方旅行?

2)分组画图表示,提醒小组要合理。

3)分组汇报,教师指导小组认真倾听。

4)提问:刚才都是大家的推测,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推测是对的呢?

2、认识消化器官并了解消化过程

1)每组一名学生穿消化系统围裙,其他同学观察。

2)各组把自己设计的旅行路线图与标准图比较,找出差异。

3)对照正确的消化器官图进行自我修正。小组间交流,比较谁绘制的图明确、顺序清楚。

4)观看录像,了解消化过程。

5)指名学生复述消化过程,教师板书。

(设计思路:1、以学生的现有经验为起点,从最近发展区“接知”。从众多的猜想中,发现异同点,以此为基础,展开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实验探究消化道的蠕动

1、提问:我们看过人倒立吃东西的表演,你想过为什么人能倒立着吃东西吗

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

3、分组实验: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

4、提问: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5、学生回答,老师归纳:蠕动。

(设计思路:以问题导入,用模型来进行体验活动,锻炼动手能力,为学生认识“陌生”的消化系统增加一些乐趣,并激发学生将其原理内化为自己的解释。)

(四)讨论交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提问: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

2、看图片,让学生辨析图中人物的不良习惯。

(设计思路:用图片再现生活中的场景:如剧烈运动后猛吃冷饮,暴饮暴食……。通过情境的创设,巧妙的激发学生的讨论,让学生辨析对错,进一步感知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3、谈话:老百姓呀根据多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很多很好的饮食谚语:如"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等,你还知道哪些?

吃得快,饿得慌,即伤胃又伤肠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要想肠胃好,只吃八分饱

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食宜早谢,食宜缓些,食宜少些,食宜软些………………………………【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