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多样的天气 冀教版四年级下科学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6-10 15:53:13

2.多样的气候  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能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天气图片,正确描述几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并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描述。

2.知道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

3.学习用书中或自己设计的图案记录天气,记录基本正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用具

多种有关天气现象的资料:录像、光盘、图片、课件;课前学生用各种方法搜集的天气预报信息;各种天气现象记录图案;彩色笔,配套学具。

三、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播放一小段天气预报的录像,问学生这是什么。然后,可以结合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谈谈这几天的天气特点(如果近期天气状况稳定,也可以通过录像来展示不同的天气),让学生小组里比较不同天气状况之间的差异,总结说明,进而知道主要天气的特点。

活动1:说天气

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一些天气类型。

在学生了解了主要天气的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展示某一种天气,然后让学生来描述该天气的特点。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更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这里的理由可能多种多样,但教师要引导孩子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逐步培养综合、辩证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分别表述自己喜欢的天气的时候,教师适时带领学生总结这些天气的特点,如冷暖、干湿等方面,即让学生认识这种天气的特点,也为下一步学生明白“天气是什么”时提供帮助。

(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我们说到天气,就会想到哪些特点呢?

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比较天气的主要特点,并要善于从学生的答案中总结归纳。

(教师)天气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冷暖干湿、阴晴雨雪等好多方面。那大家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天气状况的呢?

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学生活动,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或写出获取信息的途径或方法,并且简要说说自己是如何获得消息的。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方法的同时,让学生想如果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那我们怎么来了解天气呢?

(活动讨论)

(设问)大家听说过天气谚语吗?

学生回答。

教师播放关于谚语的动画片或小课件,让学生认识谚语是什么。

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向家长、邻居等了解和收集天气谚语。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向同学们展示谚语的机会,并说说谚语所包含的意义。

(注意:关于谚语的了解主要是为了体现人们一直以来对天气的观察和认识,即体现古代人民通过观察服务生活生产的丰富经验和成就。)………………………………【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