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态系统(第二课时)(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doc
第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2.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4.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动。
教学过程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 找出这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
2、说明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
3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
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总结: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浮游植物
消费者:浮游动物、鱼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物质:空气和水矿物质等;能量:阳光温度。
1.生产者:
① 指自养生物,它们都是能利用外界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生物。
②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是生产者的主体。另外光合细菌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也是生产者。小动物绿眼虫在有光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此时是生产者;无光时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此时属于消费者。
③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必要的、最基本的成分。
2、 消费者:
① 主要指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绿色植物制造地有机物进行生活。
② 直接以植物为食地食草动物叫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地肉食动物为次级消费者,捕食次级消费者的肉食动物称三级消费者,依次类推。
③ 消费者是非基本成分,它们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3、 分解者:
① 主要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把复杂的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中所含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
② 分解者也是生态系统中必要的、最基本的成分。
4、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① 由太阳辐射能及无机物的和有机的化学物质组成的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主要包括太阳能、温度、水、空气、矿物质等。………………………………【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